在文化自信中培育新时代数字工匠

2024年05月31日 10:41  点击:[]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赛道,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以高质量发展为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大批自信、自立、自强的数字工匠作为人才支撑,培养数字工匠,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数字工匠至少要具备以下“四种素养”:

第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数字工匠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天然禀赋资源和潜在精神富矿。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为传承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载体。

第二,特色职业文化是数字工匠之基。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有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的殷瓦焊工张冬伟,有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的“蛟龙号”钳工顾秋亮……他们用劳动者的手缔造了一个个“中国制造”神话。人才培养要从中汲取养分,以匠心文化为底气,以让工匠出彩为目标,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融入新时代职业教育,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第三,数字化思维是数字工匠之核。数字化技术正在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影响,数字化带来的岗位变化是必然趋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视野、认知和创新思维,引领他们主动拥抱数字化时代,主动适应数字化时代下的工作场景,主动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第四,数字化技能是数字工匠之翼。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岗位需要人们具备数字技能。比如,传统的汽车维修可能只包括机械维修、电气维修。而现代汽车维修需要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远程诊断、智能化维修,甚至应用5G技术进行远程维修。所以过去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应该培养学生不断掌握数据分析、网络技术、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培育数字工匠,文化是力量之源,实践是必由之路,环境是必要条件,课堂是主要渠道。

要注重文化熏陶,塑造数字工匠的文化之魂。文化是支撑一个人全面发展最持久、最深厚的力量。工匠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并将其与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合在一起,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数字化特征的校园文化。将校园文化融入一草一木,积极营造赏心悦目、底蕴深厚的校园环境;融入一言一行,健全立德乐学、慎思敬业的师生行为规范和制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和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实现课内课外融合互动,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夯实数智基础、强化使命担当。

要强化实践育人,夯实数字工匠的成长之基。实践是数字工匠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联合两个主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联通两个场所,致力于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的实践教学设计和实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涵养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连接两个课堂,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知行合一,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拥抱数智时代、增长知识才干。

要突出环境浸润,锻造数字工匠的思维之核。环境是数字工匠思维养成的必要条件。要搭建数字化平台,打造一流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人人、时时、处处”能学的智慧化校园;要丰富数字化场景,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适应学习、学情智能诊断、智慧课堂评价等场景应用,实现差异化教、个性化学、精细化管、智能化评;要提升数字化素养,制定完善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开发信息素养课程和教材,强化信息素养和技能培训,强化人机结合、数据赋能等数字化思维的养成。

要推进课堂革命,强健数字工匠的技能之翼。课堂是数字工匠知识技能培养的主渠道。要在教学内容上优化,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课程,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对传统课程进行数字化改造;要在教学模式上转变,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技术手段,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培养数字工匠的核心能力。要在教学资源上支撑,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具有真实生产功能的实训教室,开发模块化课程、颗粒化资源、活页式教材等,支撑数字化教学改革。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实现具有高度数字工匠素养的现代人力资源培养,必须有一支具有高度文化自信、浓厚仁爱情怀,学识渊博而又充满智慧的教师队伍,才能将传统的工匠精神与现代科学精神有机融合,不断创新完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方法变革和课堂场景创新,不断提高数字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