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是古老的树种,《尔雅》里就有介绍,植桑养蚕是国人的古老产业,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我国的丝绸销往世界各地,由此而来的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文化的通途、世界文明的遗迹。沿着丝绸之路留下许多蚕桑名优特产、民族风情和故事传说。我有幸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地区,被邀请到当地人家里做客吃桑葚。
早在汉代,桑随着养蚕和丝绸业传入了新疆,桑、蚕、丝绸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田的“艾得来斯”绸,饮食里的桑葚,以及桑叶、树皮的药用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阿克陶县有个“玉麦”乡,就是以桑树命名的,因为在维吾尔语里把桑树称“玉麦”。沿着丝绸之路不少地方都有以桑来命名的地名。和田是丝路要冲,是新疆丝绸的故乡,也有不少与桑有关的故事和传说。“桑林叠翠”曾是和田的八景之一,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和田人的古老产业。
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不论是南道还是北路,深入到村镇,到处都是桑树。街旁路边,水渠两旁,房前屋后,遍植桑树,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桑葚更是一年中最早上市的水果,不但上市售卖,还是招待客人的特色食品。在南疆农村,5月下旬,南风送来初夏的暖风,麦浪初黄,夏季刚到,路边渠畔,房前屋后的桑树上就有心急的孩子们采摘桑葚。
农村里,桑葚之所以受到老幼的喜爱,并把它列入果类,主要是因为桑葚成熟得最早。在严寒漫长的冬春季,人们见不到新鲜的果类,桑葚发白时,那些猴急的孩子们就爬到树上采摘。大量成熟后,那就是农家的饭菜。一家老少就着桑葚吃馕,连饭带菜,再喝些茶或奶,是一顿新鲜、营养、绿色原始的生态饭。这是真真实实的生活。林则徐因禁烟被贬新疆,在南疆生活了一段时间,他就曾经历了这种乡土风情的生活,还写了24首《竹枝词》,其中一首就是描写这种以果代粮、桑果代饭的农村风情。
桑葚才肥杏又黄,甜瓜沙枣亦糇粮。屯屯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
在桑葚大量成熟的季节,家里来了客人,树下铺块餐布,摇动树枝掉下大量的桑葚更易收集。客人或坐于客厅,也有就在桑荫下铺好餐布,按长幼顺序围餐布周围而坐,放上茶、馕、杏干、桃脯,再把洗净的桑葚用盘子端来。好客的主人虽然尽其所有,但客人还是独爱桑葚,淳朴的待客之道,乡村风情足以令人陶醉。
丝绸之路上的城镇居民也都有品食桑葚的习俗,也许是桑葚最早成熟的原因,为了尝鲜,街市里也有卖桑葚的,用盆、筐装盛,用茶杯计量,花几角钱就可以买一杯。南疆的桑树有好多种,不过当地人把桑子分两大类,白桑子和紫桑子,白桑子数量大,成熟的也早。还有一种,经过嫁接的桑树,桑果要大一些,成熟的也晚,维吾尔语叫“卡拉于及曼”,民间多用于食疗和养生。桑葚入药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述:“桑葚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变白不老”,也就是说,桑葚不但养生还可美容。有补肝肾养血祛风的作用。用桑葚熬制的果酱滋补强身,可治老年体弱出现的病症。当地医生还用桑葚、叶、树皮、根皮入药,桑树可谓一身是药,遍身是宝。
在新疆,还有人用糖熬制成桑葚酱,可供常年食用。记得有一年4月下旬我们到一个塔尔塔吉克民族乡,那里的人们就用桑葚酱招待我们。现在桑葚早已从传统的自食自用走上商品市场,当地人开发出桑葚饮料、桑葚酒等系列产品。名不见经传的桑葚正在走上国内、国际的大市场。
正如林则徐诗句所说“桑葚才肥杏又黄”,当桑葚这一年中第一个上市的水果还没吃完,杏子也开始发黄,南疆农村那种瓜果代粮风味生活就拉开了序幕。这种半粮半果的饮食习惯也是当地人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看似原始的饮食习惯,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低碳生活。
令人不解的是,当丝路古道上的桑以及所开发出的产品走向现代化的国际市场,在内地许多地方却见不到桑树,究其原因,桑与丧谐音,怕沾了晦气。还有“前不插桑,后不栽柳”的习俗。其实,桑树在经济效益、营养保健、药用、环保绿化等几个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传统习俗里有好的,也有糟粕,弃旧图新,与时俱进才是对的。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现代的青春活力,迎着科学的霞光前进,陈旧的陋习必然会被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