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是西方想象中国的华丽隐喻

2023年06月12日 09:42  点击:[]

中国历代王朝都让周边国家纳贡,并因此形成独特的“朝贡”贸易。其实,在中原王朝尚没有形成强大的不可动摇的国力之前,中国也有过几段给别人进贡的历史。这之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向匈奴“朝贡”。

汉朝初立,西边的匈奴凭借马背上的机动优势和强悍的战斗作风,让汉朝不时受到骚扰。于是,汉朝就采取了花钱买平安的办法,每年向匈奴贡献礼品。贡品中最受匈奴欢迎的就是丝绸。匈奴对这一礼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有时多达数万件。匈奴用不完的丝绸,就拿来和其他西边的游牧民族进行交易。丝绸就这样传到西域和更远的西方,丝绸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了中国对西方交流的第一种“大宗商品”。

第一种对西方交流的“大宗商品”

西方诸国为何要重金购买中国丝绸呢?

物以稀为贵是一个原因。西域和西方都没有这种产品,当年它只产于中国。古希腊人也因此称中国为“赛里斯”国,这个“seres”因各国语言、语音不同,还有多种变形,但万变不离“s”音。即“丝国”。一直到古罗马时期,“丝国”都被西方认为是世界的东极,天之边。

还有一个原因,丝绸穿在身上轻滑贴顺,满足了人们对奇装异服的天然喜爱。罗马为了进口这种东方奢侈品,流失了大量的资金,因此罗马博物学家普利纽斯和哲学家塞内加都把丝绸看成国家衰败的象征。

罗马元老院曾多次下令,禁止人们穿着丝绸服装,认为它是国家衰败、社会堕落、人心萎靡的象征。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甚至,古希腊的雕塑也爱表现它与人体的关系,我在帕特农神庙博物馆里看到的女性雕像,都好像穿着丝绸一样,被雕刻出精致的贴顺感和悬垂的褶皱。

蚕桑丝绸生产为古代东方独有

中国人讲历史时有个毛病,总还拿传说来论证历史。比如丝绸,许多文章都说是黄帝的元妃嫘祖教民育蚕治丝。所以,国外有人就怀疑丝绸生产是中国原创。从考古实证看,中国的蚕桑丝绸生产确是古代东方所独有的产业。

1958年,浙江省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700余年)遗址出土了丝帛(绢片)、丝带和丝绳。丝帛残片长2.4厘米,宽1厘米,呈黄褐色。经纬密度各为48根/厘米,丝的拈向为Z;丝带宽5毫米,用16根粗细丝线交编而成;丝绳的投影宽度约为3毫米,是用3根丝束合股加拈而成。这是中国原创丝绸生产的最有力证据。仅从吴兴出土的绢片来看,浙江的丝绸制造史至少有5000多年。

以丝绸文化而论,仅《诗经》中就有与蚕桑相关的诗二十多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是丝绸研究的文学源头。除了文字,古代还有描绘丝绸生产的场景的美术作品。汉墓出土的画像砖中有诸多“纺织图”,可谓丝绸研究的美术“重器”。周代之后就形成的丝绸文化表明,至少秦、汉时期丝绸生产已是相当成熟的产业。

到了汉代,丝绸已成为大汉外海贸易的主打产品。《汉书·地理志》载,汉之译使去南海与印度洋贸易,皆“赍黄金杂缯而往”。《魏略·西戎传》载,大秦“又常利得中国丝,解以为胡绫,故数与安息诸国交市于海中”。这个记载说,东罗马通过印度洋海路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因为中国丝绸太珍贵了,常常被罗马人将多股丝拆开,重新编织成更轻薄的新衣。据说,凯撒大帝和埃及艳后穿的就是这种重新编织的新丝衣。

公主传丝的传说

古罗马人无法了解丝绸生产,博物学家、地理学家也是猜想“由于天气热,有一些树长出绒毛,人们用它织成了布,被马其顿人用来做靠垫”。

既然,丝绸这么珍贵,有那么大的需求,西域诸国转运贩卖,又层层加价;所以,一些西域国家也想自产自销,这就使得丝绸之源养蚕成了一门最有价值的技术。所以,从东方偷取养蚕技术就成了一个传奇故事。

在大英博物馆的“敦煌卷子”里,就有一幅唐代绘画作品被法国东方学大师伯希和解读为养蚕技术西传的“公主藏蚕图”。这个故事源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在今天新疆和田(古于阗)古代有一个叫瞿萨旦那的国家。该国曾向东国(中国)求取蚕种,但是东国国王秘而不赐,还严令边关禁止蚕桑种子出口。于是,瞿萨旦那王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以卑言厚礼向东国公主求婚,获得了允准。在迎娶公主时,瞿萨旦那王告诉迎娶公主的专使说,你告诉东国公主,我国没有丝棉,她可以把蚕桑种子带来,将来为自己做衣服。公主听了专使的话,就秘密地弄了一些蚕桑种子,放在自己的帽子里,“偷运”到了瞿萨旦那国。当地人开始养蚕,刚开始时,桑叶不够,蚕还要吃些杂树叶子,但不几年就桑树成林,蚕宝遍地。公主还刻石为制,严令保护蚕桑,不许损伤。

这个故事以传奇的方式表达了西域诸国对自产丝绸的渴望,和中国对丝绸生产的骄傲与保护。但是中国学者皆认为,这只是个美好的传说。伯希和对“敦煌卷子”里所谓“公主藏蚕图”的解读,也是不了解古代中国的误读。中国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没有官方文献记载,对养蚕方法保守秘密,日本和所有远东国家的养蚕技术,都来自中国。至于,拜占庭帝国在6世纪中期,如何由中国学得养蚕技术,当时中国并未注意,也无人主动地向外传播养蚕法”。现在看,古人编造这样一个故事,是故意将养蚕神秘化而尽显丝绸之珍贵。只是日本离中国太近了,丝绸贸易极为方便,所以,直到江户时期,日本才开始自行养蚕。

南方的蚕母信仰

接下来要说的也是考古实证,这也是一件研究蚕文化“重器”。1994年,温州人在修缮国安寺石塔时,在塔内发现了北宋套色木版画《蚕母》,它是丝绸研究少见的蚕母信仰实证。专家从此塔的碑记推算,《蚕母》版画至少成于1093年前,是中国现存最早木刻套印画,同时,也是难得一见的蚕神崇拜的信仰实证。此图现藏温州博物馆,副馆长对我介绍说,此画因残破最终没能定上国宝级文物(注: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国宝),只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但它是温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使江浙历史上的蚕桑业和海上丝绸之路重镇,有了又一件有力的考古实证。

早在南朝刘宋时,温州养蚕产业即被郑缉之写到了《永嘉郡记》中,书云“永嘉有八辈蚕”(一年八熟),这可是个大产业。既然这么好,这么大的产业,谁来为其保风险呢,当然是神仙,最能造神的《搜神记》先造了马头娘娘为蚕神,后代又编造很多蚕神,不过人神兼备的还是宋代温州的《蚕母》。

我以为这件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蚕母”形象作品,应是温州“海上丝绸之路”最好的代言形象,只是未见其“开发利用”。

海上丝绸之路渐被瓷器之路取代

到了唐以后,特别是宋之后,海上丝绸之路,渐被瓷器之路取代。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瓷器产业的兴起,并受到西方世界的喜爱。二是,中亚国家渐渐掌握了丝绸生产技术,印度细布也大受西方欢迎,丝绸制品慢慢失去了优越性。到了近代,英国人的机织细布横扫全球,英国人将细布运到细布故乡印度,以此换上鸦片,再用鸦片到中国换白银。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完全逆转,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