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做了题为“汉代之前的丝绸之路”的主题演讲,从考古发现出发,详解了欧亚大陆早期的文化交流。在演讲结束时他指出:“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之路的开始,而是开启了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即由零星地、断续地、小规模的民间交流转变为大规模地、持续地、官民结合的交流。”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凤鸟花卉纹浅黄绢面棉袍领缘上附纳绣狩猎纹领缘局部
现在俗称的“陆上丝绸之路”多指成形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由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基本干道,连通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这条通道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然而东西方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是从汉代才开始的吗?在著名的《穆天子传》卷三记载着穆王西行途中会见西王母的事:“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白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这一重要文献记载着了西周穆王游历四方的事迹。
那么,在考古学上有没有能够说明汉代以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证据呢?本文就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探讨汉代以前中原地区和西域乃至以西地区的文化交流。
粮食种植与彩陶、冶金工艺的交流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土的世界最早的栽培粟(小米)
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先民们就与西域地区的居民发生了交流。粟黍大约就是在这一交流的背景下被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居民们所栽培。北京东胡林遗址的年代距今约10000年前后,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栽培粟和黍。在北方内蒙古赤峰兴隆沟遗址也发现有8000年前的粟和黍出土。
另一方面,远古时期彩陶传播方向的争论也因为仰韶遗址的全面发掘和研究得到解决。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发掘仰韶遗址,提出仰韶彩陶文化西来说。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大量考古发掘证明,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6500年前已经出现,年代早于西亚的彩陶,是土生土长的。在仰韶文化的庙底沟文化时期,彩陶艺术达到高峰,并向四周扩展,成为第一次中原地区文化的大扩展。传到甘肃青海地区,出现马家窑文化,影响所及达到更西。
在西亚地区发明的冶金术,以及小麦、绵羊和黄牛的某些种类通过河西走廊,约在4500年前传入中原地区。
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中国最早发现小麦遗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根据考古发现的线索证明,现在在东亚地区食用的小麦,最早可能是在公元前3000世纪从西亚地区通过中亚或者欧亚草原中西部传入新疆河西走廊,进而传入黄河流域,和粟、黍一起驯化成中亚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冶铜术出现在西亚的年代不晚于距今7000年。中国古代的冶铜技术的出现很有可能接受了外来的影响。迄今我国境内出土最早的铜器是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距今5200-4650 年。最近几年在张掖西城驿遗址发现了早期冶金遗存,铜器主要有锥、环、泡、刀、条等。并发现镜范、权杖头范等。器类从早到晚逐渐增多。各阶段均以铜锥为主。
夏代后期都邑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3800-3500年)与宫城仅一路之隔发现铜器和绿松石等高等级物品的作坊,表明这些物品的生产已经被王权所控制。
中国古代家马和马车的来源之谜
4000年至3500年前,居住在中亚到新疆地区中部及以北地区的安德罗诺文化的人们成为连接黄河流域和西亚地区交流的重要媒介。
安德罗诺文化人群的居住址和具有特色的石板墓群在中亚地区有广泛分布。新疆各地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人骨,既有欧罗巴人,也有相当数量的蒙古人种,而且可以见到一个墓地中,既有欧罗巴人,也有蒙古人,还有两者之间通婚导致的体质特征和遗传基因出现混合的现象。 说明这一时期不同人群的关系十分密切,交流相当频繁。
大约在距今3300至3000年间,马车从欧亚草原(很可能是经过河西走廊)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在哈萨克斯坦Aiyrtau县发掘的博泰(Botai)遗址大约为公元前3500-3000年,在其重要发现中,马骨占80%,马骨上有石斧砍痕,在陶片上发现了马奶脂肪酸的残留,马骨上的象征性裂纹证明当时人们已将马骨作为礼器使用,而土层中含满马粪也说明了当时人类养马的能力。
中国出土的欧亚草原动物纹饰
骑乘马和马车的起源则要提到公元前2026年左右的俄罗斯辛塔什塔(Sintashta)遗址,在那里发现了驯化马匹陪葬的男性墓和目前所知最早的双轮马车。
在中国境内,则有以下发现:距今4000-3700年的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内,发现马骨;距今4000-3600年的甘肃省永靖县大何庄齐家文化的遗址里,发现3块马的下颌骨,在甘肃省永靖县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里也发现马骨;距今3700年的甘肃省玉门市火烧沟遗址中,也发现可能和祭祀活动相关的马骨;距今4000-3500年的内蒙古赤峰市大山前、上机房营子等遗址,出土有马骨,数量随时间有明显增加,为家马。
根据对27个殷墟马骨的DNA研究显示,殷墟家马具有与现代中亚地区家马相似的单倍型类群分布频率,推测其可能源于中亚地区。
东亚迄今最早的用车证据是(约距今3700年前)在夏代后期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城南侧大路上发现的车辙,两道车辙之间的距离为一米,应当不是马车。
而在距今3300年左右的商代晚期,马和马车遗存在黄河下游地区的突发式出现,包括在河南殷墟遗址、山东前掌大遗址、陕西老牛坡遗址。
丝绸之路由东向西的主要物品中国丝绸的发明和西传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桑树的培育可能已有7000年历史。
根据1926年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发现的半个蚕茧被鉴定为家蚕,河南荥阳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蚕茧,至迟在仰韶时代黄河中游地区可能已经开始养蚕、缫丝。
浙江北部钱山漾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200年的家蚕丝线、丝带、绢片等丝织品。
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采桑、养蚕已经是常见的农活。黄河流域也种桑养蚕。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出土了最早一批桑蚕丝织物,墓葬距今2500-2400年,各种精彩织锦实物的发现,开启了纺织文化研究的新篇章。出土密度最大的朱染织锦,密度为每厘米经线240根,纬线10根。
商代末期,周人崛起。周文王时期,占据了关中及陇东地区。至迟在西周时期,内地生产的丝绸已经经过丝绸之路被运到西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丝绸已经在西域乃至西亚受到广泛的喜爱,并可能已被销往地中海沿岸。西周时期,羌人和周人通婚,分布于关中地区以西的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应当就是羌戎的文化。他们充当了沟通中国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交流的媒介。《穆天子传》中记载的周穆王与西王母的会见很可能就是这一交流的表现。而其中周穆王赠送给西王母的物品为“锦组百纯,白组三百纯”。锦组应为带有花纹的丝织品,纯则为丝织布帛的单位,一段为一纯(音读为“屯”)。就是说,穆王赠送给西王母大量的丝织品。这应当是文献记载中有关丝织品赠送最早的记载。
俄罗斯西伯利亚出土金牌饰
春秋时期,西域地区活跃着塞人、乌孙、月氏等部族。这一时期,西亚产的玻璃器和欧亚草原风格的青铜器及金器通过西域传入内地。此后,兴起于关中地区以西的秦人势力逐渐强大,至秦穆公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控制了河西走廊,使西戎臣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立驰道,设置郡县,为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奠定了基础。
总之,丝绸之路历史悠久,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之路的开始,而是开启了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即由零星地、断续地、小规模的民间交流转变为大规模地、持续地、官民结合的交流,对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