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丝绸古国,距今六、七千年以前,就开始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了。在此后四、五千年时间内,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因而被古代世界各国称之为“丝国”。
现存最早的有关纺织技术的记载见于《周礼"考工记》,其中详细记载了古代纺织品丝、麻的练染工艺。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入为纁(音xun,意为浅红色),五入为緅(音zou,意为黑中带红的颜色),七入为缁(音zi,意为黑色)。”
“荒氏湅(音lian,意为把生丝煮熟)丝,以涚(音shui,意为温水)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湅。湅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清其灰而盝之,而挥之,而沃之,而盝(音lu,意为过滤)之,而涂之,而宿之。明日,沃而盝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湅。”
《考工纪》并没有记述丝绸纺织的源头在何方?就让我们就循着历史的足迹在苍山大地上探寻一二。
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距今4000年左右,夏代“少康中兴”之时,少康传位给长子杼(一作予),其次子曲烈被封于缯(音zeng,一为丝织品的总称,二指系着丝绳的短箭。刘向《战国策"楚策》有“治其缯缴,将加己乎百仞之上”句。“缴”音jiao,指丝绳。“缯”亦作“鄫”,见谭其骧教授《中国历史地图册》夏全图),为夏代的方国。曲烈是鄫国的始封国君,城邑在今山东省苍山县向城镇的鄫城前、鄫城后两村之间。因为它处于沂蒙山区向黄淮平原过渡的地带,有东西泇水环抱,水源充沛,土地肥沃,适宜桑麻生产,多产丝麻编织品“缯”。这是缯国得名之源。汉代许慎编的《说文》中把所有的丝织品统称为缯,马王堆汉墓的木牍,也称丝绸为缯。缯国以生产丝织品“缯”为名,说明“缯”从立国之始,就已经掌握了相当先进的丝麻纺织技术,并把桑麻丝织生产作为立国之本。华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夏朝是奴隶制社会的开始,这时已进入“青铜时代”。手工业的发展,制陶技术、桑麻编织已成驱使奴隶劳动的专门行业。夏朝在这里建立的缯国,亦应是华夏文化中桑蚕生产丝绸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一、曲折艰难的立国经历说明丝织技术根在缯国
少康(姒姓)的父亲名相,是夏的第五代君王,母亲名缗(音min。古时缗有两义:一是用来钓鱼的绳子,《诗经·召南·何彼稼矣》篇有“其钓维何?维丝以缗”之句为证;二是在器具上安装弦丝,《诗经·大雅·抑》篇有“荏染柔木,言缗之丝”之句为证),寒浞(音zhuo)杀相,缗逃到有仍氏部落避难,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做过有仍氏的牧正,为躲避寒浞的追杀逃到有虞氏为疱正,有田一方,有众一旅。后与同姓部落联合攻灭寒浞,恢复夏的统治,在位二十二年,史称“少康中兴”。少康能够实现复国大业,在于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缗,没有缗含辛茹苦的养育,就没有少康日后的成就,缗是“少康中兴” 的最大幕后英雄。从“缗”的字面理解来看她是一个编织纺弹的高手。“荏染柔木,言缗之丝”的意思是用弹性较好的木条,两端用弹性好、张力强的一条丝绳(弦)系起的工具──弓,弓以柔发刚,以近制远,是当时的先进生产工具。一可以用来射猎,二可以用来弹打丝麻。我们知道,钓鱼的线绳与弓弦都具备弹性好、张力强的特性,必须有较高的编织技术才能做出。缗所掌握的这种以丝麻为原料结绳、纺线、织缯的高超技术,一定会传给他的子孙。“杼”是为织布用的梭子,是她长孙之名,也反映出结绳、纺线、织缯技术的家承关系。曲烈是她的小孙子,从祖母那里学会结绳、纺线、织缯的高超技术是情理之中。这是我们讲丝织技术根在苍山的第一个缘由。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东夷人是较早发明和使用弓箭的部族之一,发明和使用弓箭必须以发明制造弓弦和控制箭杆方向的丝线麻绳为基础。缯国地当东夷人旧地,有着向东夷人学习和继承结绳、纺线技术的有利条件,再加上从老祖母那里继承下来的家学底子,缯国搞“缯”的纺织,有其他方国或部族所不具有的优势。
二、历尽沧桑、悠久漫长的历史说明丝织技术、丝织精神根在缯国
曲烈从祖母那里学会了编织纺弹这个高于农业生产的手工业技术,是其立身之本,也是其立国之本。“缯”这个方国从曲烈分封到公元前567年被莒攻灭,历夏、商、周三代,硬是生存了1500多年之久,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带有原始部落性质的方国,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尽沧桑,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这个过人之处就是它拥有其它部落或方国所不具备的优势──掌握了生产编织纺弹工具的技术和编织丝绸的技术。丝绸是当权者和贵族们最想穿戴的衣物,向谁学习呢,与谁交换呢?当然要向缯国学习,与缯国交换。我们知道在古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很缓慢的,作为立国之本的技术,缯国也不会轻易传授于人。有高于农业生产──加工农产品(生产丝绳和绸帛)的技术,有使用价值优于一般农产品的丝绳和绸帛,缯国就掌握了生产和交换的主动权,有着其它方国所不具备的优势,综合国力相对较强。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较强的国力作后盾,使缯国具备了抵御外侮、抵抗自然灾害的较强能力。与编织纺弹技术相适应的是缯国人有自强不息、柔刚相济的精神支撑。钓鱼线绳与弓弦都具备弹性好、张力强,这就给缯国人一个启示,做人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待机而发,静时看似柔弱,动时却是弓开箭发,威猛无比。从缯国后来的传人曾参(《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其身’”。)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精神的流韵。因此,缯国能够历经夏、商、周三代,跨越1500多年的时空。
以下事例可以说明缯国在历史舞台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是夏朝末年,桀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致使众叛亲离。东方商族日益强大,首领汤率兵伐夏,东方诸侯方国纷纷归附。据《夏志传》记载:鄫和东方8个小国各派精锐之士千人,战车百乘,组成八国之师参战,鄫军在伐辛之战中取胜。商汤率五千精锐战于鸣条(河南封丘东),夏桀败亡,商朝立。
二是商朝(前1600--前1046年)的统治区域比夏代广阔,统治中心称“邦畿”,之外为方国。缯国作为商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方国而延续。商前期邳国(今邳州)等地发生过反商斗争,缯国是受商王指派镇压反商斗争的出兵方国之一。
三、《尚书·禹贡》的记述说明丝绸文化根在缯国
《尚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
大意:大海、泰山到淮水之间是徐州。禹带领人民在这个地区治理了淮水、沂水后,蒙山、羽山一带就可以种植作物了。大野成了一个蓄水湖,东原的水也都退去。这里的土质呈红色,有粘性而且肥美,草木丛生,渐渐繁茂。田地属上中,即第二等,赋税属中中,即第五等。进贡的物品是供天子筑坛祭天用的五色土,羽山山谷中的野鸡,峄山南面出产的可用于制作琴瑟的孤生桐,泗水之滨浮制作的磬石,淮夷的珍珠和鱼类,还有用竹筐盛着的纤细洁净的黑白丝绸。
《禹贡》对其它州的记述是:“兖州,厥贡漆丝,厥篚织文”、“青州,厥篚檿丝”、“扬州,厥篚织贝”、“荆州,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豫州,厥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虽然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都出产丝,但玄纤、缟(黑白丝绸)的生产地单单写在徐州名下,这说明的是什么呢?这说明的是缯国既为东夷旧邦,亦在徐州分野,纤细洁净的黑白丝绸产地非缯国莫属,非徐州莫属。
四、齐鲁、荆楚丝绸业的发展历程说明丝织技术之根在缯国
《史记·周本纪》:“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後於焦,黄帝之後於祝,帝尧之後於蓟,帝舜之後於陈,大禹之後於杞。”《周礼·地官》:“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参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西周时,周王室虽然也对黄帝、神农、大禹的后人进行分封,但这些封国多为第四等“诸男之地”,疆域同周的宗亲功臣们的封国相比,就小多了。缯、郯等国同属“诸子之地”,夹在“诸公之地”鲁(周公封地)、齐(姜尚父太公封地)等大国之间,倍受欺凌。再后来,南方又崛起了自称为王的楚、吴、越等国,这些小方国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最终都成了兼并战争的牺牲品。
在礼崩乐坏、强食弱肉的春秋时代,缯国于公元前569年沦为鲁国的附庸。不论是从地理位置上看,还是从后来沦为鲁国的附庸来看,鲁国应是缯国的编织纺弹技术的最大受益者。当时孟献子的儿子仲孙问季文子:“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难道你不怕朝廷上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说:“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能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国家最大的荣誉,没听说过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马会给国家争光。” 季文子不让妻子穿丝绸衣服,除了说明他崇尚节俭的高尚品格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深知丝绸的价值所在,因为丝绸服饰是当时一个国家开展远交近攻的重要战略物资,也说明了丝绸生产在鲁国是非常发达的。以至于《汉书"韩安国传》中也说:“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意思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极远的地方,力量已尽时,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缟,是一种白色的薄绢,以古时鲁国所产为最薄最细,故称鲁缟。)
弱国无外交。从分封的等级上看,鲁、齐为上国;从疆域上看,鲁、齐为大国;从势力上看,鲁、齐为强国。所以,从西周开始,就决定了缯、郯等小国在大国夹缝中拼命挣扎以求生存的命运。倾巢之下,无有完卵。虽然缯国的纺织技术是如何传入齐国的没有明确记载,但在国势微弱的条件下,缯国的丝织技术想保也保不住。从这个意义上讲,鲁、齐大国等大国想获得缯国的纺织技术,是一个比较容易的事情。
当然,齐国的丝织业的繁荣并不是单纯靠学习缯国的丝织技术发展起来的。一是它有丰富的桑麻资源,二是它有鼓励纺织发展的立国之策。这是缯国所不具备的优势。有史为证。《史记货殖列传》:“故太公望封於营丘,地潟卤,人民寡,於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晏子春秋·外篇》:“景公赏赐及后宫,文绣披台榭。” “君之玩物,衣以文绣。”《战国策·齐策四》: “君之马百乘,无不披绣衣而食粟者。”
在日趋激烈的争霸竞争中,鲁国又沦为小国、弱国。鲁国处在齐、吴、越、楚等大国的夹缝中,生存也是举步维艰。鲁国之地是群雄争夺拉锯之地,鲁国的丝织技术照样也保不住。有史为证。《左传》:“成公二年冬,楚师侵卫,遂侵我,师于蜀。使臧孙往,辞曰:‘楚远而久,固将退矣。无功而受名,臣不敢。’楚侵及阳桥,孟孙请往,赂之以执斫、执针、织纴,皆百人。公衡为质,以请盟,楚人许平。”三百人的工匠(现在说就是高级技工),在当时可是相当珍贵的礼物了,怪不得楚国因此退兵。一下子抽出三百人的工匠是鲁国的一大损失,但从侧面也反映出鲁国丝织技术的领先。
鲁国覆灭后,缯地归为楚国版图,成了楚国东北边陲,鲁国的丝织技术又为楚国发扬光大。在楚国管辖的一百多年间,楚国将这一技术推广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丝织业发展迅速,成就突出,成为楚国物质文化的一大特色。楚占领吴越之地后大力推行养蚕,使楚国与吴越的丝绸生产超过齐鲁后来居上。楚国人搞出了花色繁多的绢、绨、纱、罗、绮、绵、涤、组、缂,九大类,数十种颜色,工艺繁复,还使用提花织,织出龙鸟图文,繁杂生动。一些丝织品残片及细腻生动的绣纹,至今还保存在楚国故地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有人将楚国的丝织刺绣工艺和金属冶炼铸造工艺、髹漆编竹工艺,并称为构成荆楚文化鼎盛期的三大支柱。
两为兰陵令的荀卿老夫子在他的著作中有丝绸印染技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记述,有借“蚕”言志传情的《蚕》赋。荀卿老夫子关注农桑,发展经济是他经世治用思想的重要部分。他写出这么多关于丝织的文字,很明显是受了与缯国旧地紧紧相连的兰陵这方土地上悠久的植桑养蚕传统和发达的丝绸织染业的影响与启发。
因此,缯国丝织文化又是齐鲁、荆楚丝织文化的源头之一。
五、考古发现说明丝织技术根在苍山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苍邳边界南侧泇河故道边大墩子(今邳州四户镇)文化遗址的考古挖掘中,就出土了用于纺纱的工具──石纺轮,即手工捻线的“砣子”。经测定为距今4500年~6000年之间。属于父系氏族社会大汶口文化时期,比缯国设立要早约500年以上。石纺轮一般采用云母片岩、片麻岩或大理岩制成,是纺纱的专用工具。在石纺轮中插上一根细棒,细棒系上要纺的麻纤维或蚕丝,用手捻动细棒,纺轮有了角动量,于是纺线开始持续进行。纺轮用于纺纱可以,用于搓绳则不行。因为纺轮的角动量太小。大墩子文化遗址距鄫国故城遗址仅30公里,也许当时已有了靠桑麻纺织的“缯”部落。当年墓葬主人连纺纱工具都陪葬了,身上不能没有“缯”地蚕丝织成的衣服吧?
六、丝绸文化的传播概略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西方人认识了丝绸。公元一世纪罗马时期博物学家普林尼(公元23年-79年)在名著《自然史》里写道:“中国或作塞里斯(Seres),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Seres一词的语源为Ser,即中文“缯”的译音。中国古代称丝织品为“缯”,汉代许慎编的大字典《说文》,把所有的丝织品,统统都称为缯,马王堆汉墓的木牍,也都称丝绸为缯。《汉书·灌婴传》记载:“灌婴,睢阳贩缯者也”。(颜师古注:“缯者,帛之总名”)。可知汉代以前称丝绸为缯,故世界各国把中国叫“Seres”,即“缯国”的意思。普林尼还在他的名著《自然史》里写道:“塞里斯以树林中出产的细丝著名,这种灰色的乱丝,是在树上生长的,他们先将丝用水浸湿,再加以梳拢,于是妇女们将丝整理,再织成丝织品,销行于世界各地。”普林尼没有到过中国,他对来自中国彩霞般美丽的丝绸,充满了惊奇和神秘感,竟然真以为丝是树上生长出来的。
汉代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大量输出丝绸。你也许不会相信,东方的丝绸曾决定过罗马时代一场战争的胜负。这就是公元前53年发生在今伊拉克罗马人对安息人的战争。安息人以东方丝绸做成的鲜艳战旗被罗马军队误认为神秘武器丧失斗志而失败。当罗马人认识丝绸后竟成了“公害”,丝绸于黄金同价。造成金银外流,社会风气奢侈。而东方丝国用丝绸文化征服了罗马人乃至西方世界,也诱发了西方对东方的垂涎。
秦汉以前的中国,以“丝国”扬名世界,在此期间,缯国以丝织为国名,到后来的丝绸之路走向西方,“丝国”创造延续的灿烂文明,照亮了全世界。东方缯国作为桑麻丝绸的发源地,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的苍山人应为之骄傲,发扬光大。
七、今日缯国故城遗址
缯国故城遗址位于今苍山县向城镇境内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系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缯国于鲁襄公6年(公元前567年)被莒攻灭,继而归为鲁国版图。后因鲁国衰微,约在公元前380年,缯国之地又为楚国占领,属楚国最早设立的兰陵县管辖,荀子曾在此两任兰陵令。自秦代在缯国故城设置鄫县起,至唐初的800多年间,历为鄫州、鄫县治所。鄫县在秦、西汉时属东海郡,东汉、三国、晋时属琅琊国,后属琅琊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鄫州,下设鄫城县。627年,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重新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鄫州及下属的鄫城县俱废。
缯国故城所在地北高南低,北部山岭,南部平原。境内东、西两条泇河纵贯南北,河床宽阔,水量充足。两河相距最近处15公里,两岸一马平川,肥田沃野,物产丰富。城北为黄龙山,雄居如磐。城东为阳明河,自北向南如玉带蜿蜒。河东岸为石龙山,与黄龙山一起形成天然屏障。城西是季文子河,紧靠城廓自北向南,注入西泇河。
季文子河西是文峰山,据1935年《续修临沂县志》记述,文峰山亦名神峰山。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孙行父葬此,故亦名鲁卿山、季子山。位于苍山县城西约17公里处。属尼山山系,东北、西南走向,面积4.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米,一般海拔150米。山上巨石嶙峋,松柏参天,山幽林静,风景宜人。其著名景点“神峰积雪”为古“琅琊八景”之一。山上有龙王楼、三星殿、三清观、关爷庙、泰山行宫、玉皇阁等遗迹,素有"鲁南小泰山"之称。
鄫国故城立城距今至少2700年,大体呈梯形,周长2.5公里,总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城墙虽坍塌毁圯,但城区轮廓完整,界线分明,城门位置依稀可辨,东南、东北两城角保存尚好。城墙遗址显不规则丘陵状,土丘高大,起伏绵延,最高处有9米多。城垣土呈红褐色,如战火烧过的焦土。城中间有大面积平坦的高台,似系当时宫殿、府衙等高大建筑物倒塌后的堆积。 城内旧有鄫子井1眼,但因年久荒废,渐趋湮没。
改革开放来,生活在缯国故土上的苍山人民,发扬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勇于搏击市场经济大潮,转变传统的粮食和桑麻生产模式,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推行保护地(大棚菜)栽培技术,大面积发展蔬菜生产,形成了产供销、农工贸一体的社会化生产体系,“十万菜农下江南”,苍山蔬菜已牢牢占领江南、上海市场。苍山县因此享有“山东南菜园”之美誉。
作 者:穆振昂(苍山县党史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