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个时空概念,正宗的丝绸之路是这样的

2018年01月03日 08:28 图书馆网站管理员 点击:[]

编者按】与众所周知的不一样,丝绸之路并不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就有的。“丝绸之路”是一个很晚才出现的,但非常成功、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它能激起人们对这条路线以及经过之地的浪漫想象,因此被广泛套用。但对“丝绸之路”不应过度泛化使用,将诸多与它无关的道路都冠以“某某丝绸之路“之名。

一、非经玉门、阳关、葱岭,皆非“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德语Seidenstrasse;英语Silk Road)这个词,于1877年以德语形式,第一次出现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第一卷)。李希霍芬根据《汉书·西域传》与古希腊托勒密《地理志》记录的汉朝与中亚、西亚间的贸易交通路线,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张丝绸之路地图,时间为公元前128年(汉元朔元年,这年张骞启程回国)至公元150年间(托勒密《地理志》成书年代),因此“丝绸之路”有着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中,“丝绸之路”(红圈部分)第一次出现,并被沿用至今。(页眉部分意为,马利努斯的丝绸之路,马利努斯为古希腊商人。)

从时间来看,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始于张骞通西域,当时世界上只有中国能生产丝绸,它的价格昂贵,甚至与等重的黄金同价,且便于陆路运输。当时,陆路运输的成本很高,高到如果不运昂贵的丝绸就会无利可图,所以销往西方的大宗商品只能是丝绸。汉朝以后,西域已经能生产丝绸了,所以丝绸作为商品的重要性相应下降。

空间上,《汉书·西域传》第一次记载了丝绸之路南道和北道的路线:“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踰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踰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南、北两道都位于天山以南,且经过玉门、阳关、葱岭这三个地方,这是丝绸之路上的三个最重要的地理坐标,所以对于“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反向定义:凡是不经过玉门、阳关和葱岭(三者之一)的路线都不是丝绸之路。李希霍芬丝绸之路地图的空间范围与《汉书·西域传》相同,东起长安西至里海,包括了今天的中亚五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北印度、伊朗等的广大地区。

隋朝时丝绸之路的路线多了一条天山以北的“北道”,而汉朝位于天山以南的”北道”,因此变成了”中道“。裴矩的《西域图经》对丝绸之路的三道有一段记录:“发自燉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国,达于西海。其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又经鏺汗、苏勒萨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小安国、穆国,至波斯,达于西海。其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喝盘陁,度葱岭,又经护密、吐火罗、挹怛、忛延、漕国,至北婆罗门,达于西海” (西海即今天的地中海、阿拉伯海,具体路线参见所附地图)。

天山以南的中道、南道即为汉朝时的北道、南道,它们沿着塔里木盆地的北、南两缘西行,翻越葱岭。北、中、南三道间也有支道相连。隋唐时的三道或经玉门、或经阳关,中、南道翻越葱岭,因此玉门、阳关与葱岭仍然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地标。

“丝绸之路”是一个很晚才出现的,但非常成功、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它能激起人们对这条路线以及经过之地的浪漫想象,因此被广泛套用。但对“丝绸之路”不应过度泛化使用,将诸多与它无关的道路都冠以“某某丝绸之路“之名。

一个概念,首先要尊重发明人的原意。丝绸之路原来仅指汉朝至中亚、西亚,以丝绸为主要商品的贸易路线,在空间上最多可以向西延伸到西海(地中海、阿拉伯海),在时间上最晚可以推后至唐中期。虽然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肯定已经有交通路线,但它们只是地区性的、片断性的,而并非自汉唐两京(长安、洛阳),经玉门、阳关(中原与西域的分界地标)直至西海(地中海、阿拉伯海),连通中原、西域、中亚、西亚的国际性的贯通线路,也并非以丝绸为其流通的大宗主要商品,因此,张骞确实是中西交通、丝绸之路的“凿空”第一人,丝绸之路始于他的西域探险。

二、大漠黄沙与雪山草原:丝绸之路经过的地理环境

最初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分别出玉门、阳关,沿塔里木盆地南北两缘分为两道,南道贴着昆仑山北麓,沿着若羌、和田、叶城、莎车等诸绿洲一线,北道贴着天山南麓,沿着吐鲁番、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等诸绿洲一线,两道在葱岭即帕米尔高原汇合。隋唐时期在天山北麓,又开辟了一条(新)北道,沿着哈密、巴里坤、乌鲁木齐、塔城、伊犁一线西向中亚草原,但因为这一带主要生活的是草原游牧部落,经常被抢劫,且缺少定居点,沿线的补给和市场都成问题,一旦中原王朝缺乏有效的政治、军事的控制,就容易中断。

南道、中道翻越帕米尔高原之后,路线就开始发散:南道分别向西经过今天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的瓦罕谷地、向南经过巴基斯坦北部的罕萨、吉尔吉特谷地;中道向西至吉尔吉斯坦等国的费尔干纳盆地;两道再往西是波斯、东罗马帝国,再往南到达古印度,这一带文明发达,人口众多,所以就融入、分散于当地既有的交通网络。(新)北道向西到达哈萨克斯坦的中亚草原,再折向南越过锡尔河、阿姆河与中道、南道汇合。

丝绸之路沿线的地理环境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第一块是陕甘段,就是从长安到玉门、阳关一带,主要由关中平原、黄土高原、陇山、河西走廊等组成的,其中河西走廊是一个狭长的走廊地带,地貌丰富,包括雪山、沙漠、草原和森林等。出了玉门、阳关,北道在天山北麓,主要是草原;中道和南道沿线则是沙漠和绿洲,这是第二块,相当于今天的新疆。第三块就是帕米尔高原,这是一片由高山、河谷纵横交错组成的高原草场、冰川地带,地形最为复杂,条件最为艰险。过了帕米尔高原向西,经过农业区的高山峡谷瓦罕,到达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是一片沙漠和绿洲地带;向南经过农业区的罕萨、吉尔吉特等地的高山峡谷;再向南边、西边就是南亚和西亚的高原、平原农业地带。

三、丝绸之路是汉唐称霸西域的产物

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在两汉和唐朝安史之乱之前,为了丝路的畅通,汉唐在军事和政治上投入了很大的力量。

汉朝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扩张,派遣张骞西行联络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随后占领了匈奴的属地河西走廊,大规模移民,设立河西四郡、修建玉门、阳关两个要塞与长城,把河西走廊变成汉地,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汉朝越过了阳关、玉门关,继续向西扩张,建造长城与烽燧,一直延伸到今天的罗布泊,以确保通往西域的路线畅通;第三步就是和匈奴争夺西域,汉武帝派遣李广利两次远征大宛,也就是现在的费尔干纳盆地。

当时西域各国臣属于匈奴,汉军出玉门关,经由伊尔克什坦山口翻越帕米尔高原,抵达大宛,一路上臣服了一连串的西域诸国。征服西域最强大的国家大宛之后,汉朝在帕米尔以西的中亚和以东的西域建立了霸权,驻军、屯田,西域诸国臣服于汉朝。

汉宣帝在公元前60年成立了西域都护,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设立军政机关,号令西域,必然也要维护长安至西域路线的畅通。唐朝建立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也是为了控制西域,必然要维护西域与中原腹心联系的交通路线,因此丝绸之路都是靠中原王朝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来维持的,一旦中原王朝力量衰弱,无法有效控制西域,丝绸之路就会中断。

汉唐不惜代价经略西域,并非仅是为了维持丝绸之路作为经济、文化交流路线的畅通,而是控制西域、争霸中亚的必然结果,政治、军事目的是首要的,经济是次要的。汉朝时,西域由很多的小国组成的,农业和商业非常发达。匈奴是个纯游牧的民族,经济很脆弱,一碰上天灾就容易崩溃,所以西域其实相当于匈奴的奶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基地。争夺西域,本质上是汉朝和匈奴的争霸。汉朝占领河西走廊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本来是匈奴最重要的农牧业基地与联络西域、南羌的战略通道,汉朝把它抢过来,相当于断了匈奴的右臂,一长一消,从此汉匈间的形势逆转,汉朝开始全面占了优势。

唐朝也是这样。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并没有记录其完整的取经过程,比如并不提他经过、逗留且帮助其西行的高昌国,因为在他的取经过程中,臣属于西突厥汗国的高昌国已经被唐朝征服、占领;玄奘只写了自己在当时唐朝版图外的旅行经历,因为唐太宗想知道唐朝以西的异国情况,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准备向西进军,与西突厥汗国作战,对已经纳入图内的地区不感兴趣。《大唐西域记》的价值是超时代的,它把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方位、路途里程写得特别详细,显然带着政治和军事目的。《大唐西域记》完成后不久,唐军就开始向中亚进军,征服了玄奘一路行经的诸多小国和西突厥汗国。

汉、唐占领西域以后,西域的农产品和工艺品顺利进来,汉人用丝绸等商品去交换,就形成贸易往来,但这个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是附带的,丝绸之路形成的首要原因还是政治、军事层面的,丝绸之路的形成是汉与匈奴、唐与突厥(随后的吐蕃、阿拉伯帝国)在亚洲大陆争霸的结果,一旦控制、并维持了西域的政治稳定、和平,中国与西域、欧洲的经济、文化的往来就会自然发生;然而,如果失去了对西域的有效控制,丝绸之路就会中断。

过去只有汉、唐、清三个朝代,中国的势力范围才能延伸并控制西域、葱岭、中亚一带,因为中国是个东亚国家,如果没有强大国力作保证,在传统的交通条件下,很难扩张如此遥远。丝绸之路能够畅通,完全依靠汉、唐代价高昂的经略,如果不是国力特别强盛,西域的统治与丝绸之路的畅通都是无法维持的,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先决条件。

坎达尔山口,海拔4936米。侯杨方考证,玄奘曾经过此地。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国力衰落,吐蕃占领了河西走廊和安西、北庭都护府辖地,丝绸之路中断,同时海运开始兴起,经济重心也开始东南移。到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达到鼎盛,此时与西亚、欧洲的商贸主要是海路,根本原因在于宋、元、明都没有控制西域,且大宗商品已经由丝绸变成了瓷器,用陆路运输也没有利润可言。

丝绸之路原有的线路还在片段性地服务于当地人的地区性的贸易,甚至一直到现在,某些地区(帕米尔高原)这些传统路线还再被利用,但像汉唐时期的长距离的国际贸易已经消失,由于中亚、欧洲已经能生产丝绸了,更不是以丝绸作为大宗商品,因此丝绸之路也就相应不存在了。

四、 十九世纪的丝绸之路探险热潮

十九世纪英国与俄国在广阔的内陆亚洲展开争霸,史称“大博弈”(the Great Game)。英国人担心俄国人在中亚的扩张会威胁到英属印度,所以想在帕米尔高原上建立一条防线,派出了很多考察队,南下的俄国同样如此。很多考察队的成员职业就是军人,身份就是间谍。虽然不是军人,但斯坦因、斯文·赫定等著名探险家也服务于英国、瑞典的军政机关,他们拿着《大唐西域记》的英译本作为指南,探索、复原古代的丝绸之路,绘制现代军事路线地图——古代丝绸之路的通行条件正符合近代军队的行军要求。在他们之前的李希霍芬服务于德国政府,他在中国考察德国的军港与铁路的选址。

自十五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直至十九世纪晚期,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地方都由西方人考察后绘制成现代地图,只剩下中亚和新疆这一块,当时形容帕米尔高原有一句名言:“地图上的最后空白”。李希霍芬、斯坦因、斯文·赫定等继承了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的探险传统,他们站在科学与时尚的最前沿,谁有新的地理、文物、遗址的发现,谁就会成为科学界与大众的英雄。

经过几十年的“大博弈”,英俄两国决定妥协,1895年双方在帕米尔的瓦罕谷地划定了一条狭窄的缓冲带,即现在俗称的“瓦罕走廊”(即阿富汗的瓦罕行政区,并非如很多人认为的在中国境内),它东与中国边界相连,以此隔开俄国与英属印度。以前,帕米尔高原上没有明确的国界,直至英俄签订了阿富汗边界协议。以前的探险家们可以在帕米尔高原上自由行走,19世纪末就有了边防检查,需要护照、签证。由波谜罗川(今大帕米尔)东南行,玄奘翻越了排依克山口,从清末、民国至今,山口南边的边防哨卡一脉相承,依然屹立,就在一个世纪前,它检查过斯坦因、斯文赫定的护照。

五、当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亚地缘政治的影响

十七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与俄国在亚洲不断争夺,夹在两者间的小部族、小国家基本上都被吞并。十七、十八世纪时中俄争霸,俄国落了下风,康熙时期清朝与俄国在黑龙江畔的雅克萨打了两仗,俄国都输了,1689年,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俄国势力退出已经占领了半个世纪之久的黑龙江流域;其后,俄国又想吞并喀尔喀蒙古(外蒙古),但结果喀尔喀蒙古也并入了清朝。十八世纪后期,乾隆攻灭了准噶尔汗国与回疆,在中亚建立了霸权,将国界线向西推进到了巴尔喀什湖的西北外缘以及帕米尔高原的西部(但国界并未到达喷赤河谷,《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所绘不正确)。

十九世纪以后,变得强盛的俄国开始反推,向东南进军吞并中亚诸国,开始与中国在中亚接壤,随后又侵占了中国西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在东边,《尼布楚条约》划定的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也被俄国侵占,最后外蒙古也独立,纳入了俄国势力范围,中国在争霸中全面溃退,共丧失了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0世纪晚期苏联崩溃,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紧张,自顾不暇,中国在中亚的政治、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主要还是以经济、文化合作的方式,运用传统“丝绸之路”的这个概念,打的是历史文化牌,为政治、经济服务,以建立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游戏规则。现在中国的最主要能源通道还是走“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通道,特别是马六甲海峡,一旦政治局势有了不利的变化,很容易被切断;而“一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着传统丝绸之路,从陆路(铁路、公路、管道等)通向欧亚大陆的腹心,是海上通道的天然备份。

苏联解体后,中亚在去俄罗斯化。如果中国建欧亚高铁,一定要用中国的标准轨距,和俄罗斯、中亚诸国的宽轨并不兼容,这一问题必须解决,否则“新丝绸之路“倡导的“互联互通”就会打折扣。这一带的老一辈人说俄语,但年轻人普遍开始学习英语,因此中国未来也要输出中文教育与文化软实力,重视民间的公共外交,让当地人从感情上亲近中国,这样“一带一路”倡议才能有可持续性,才能长治久安,“互联互通”的前提一定是“互信”。

除此以外就是安全问题,没有安全,一切免谈。近年来,境外的恐怖分子渗透进新疆,他们当然不敢走正常的边境口岸,囿于地理环境的刚性约束,还是要翻越当年丝绸之路经过的山口,走传统的路线,当年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帕米尔高原是现在中国边境守卫最严密的地方,因此与中亚国家在安全、反恐方面进行协同合作变得非常重要。如果“一带一路”倡议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让那些因失业而无所事事、走投无路的人找到工作,提高生活水平,趋于世俗化,也有利于消除恐怖主义的温床。

(作者为复旦—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