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
诗|叶舟
这一扇门虚掩像恩情并不来自典籍
这一条路吐丝秘密经纬构成了今日
这一角天空鹰隼占据麦子碰见了黄金
这个白面青年步步生莲前往西天取经
这位公主口音模糊逐水草而居一生和亲
这条走廊横贯西东观音和菩萨纷纷麇集
河南
段
河南省这4处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代表了丝绸之路上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遗产。
【汉魏洛阳城遗址】是公元1-6世纪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个重要王朝的都城。两千年前,随着东汉将都城由长安(西安)迁至洛阳,河南洛阳成为当时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同时也是这一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西汉长安城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都城,总面积36平方公里,约为西方罗马城的4倍。隋唐长安城总面积约83平方公里,曾被认为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而北魏洛阳城外郭城的长、宽竟达10公里左右,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因此可以说,汉魏洛阳故城是近代以前全球所见范围最大的城市。尽管当时城内可能还有不少空白地带,但在1500年前出现这样规模的城市规划,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帝国的文明水平,展现了唐代都城文化的礼制特征及其影响力,与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商贸往来具有密切关联。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西汉时期是屏障关中地区的重要门户,东汉迁都洛阳之后为八关之首,是洛阳盆地周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丝绸之路上的西行第一关,见证了丝路贸易的繁荣昌盛。
【陕县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这段古道是古丝绸之路上至今保留的唯一的“道路”遗迹,也是整个丝绸之路33个申遗项目中唯一的一条“道路”遗址。
陕西
段
陕西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入选的7处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从开通、发展到繁荣、鼎盛时期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丝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典型代表。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是西汉帝国的都城宫殿遗址,是丝绸之路最早的东方起点,是丝绸之路最早的东方起点,揭示了丝路发展初期西汉帝国的都城城市文化特征和文明发展水平,见证了西汉帝国对丝路开创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是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的宫城遗址,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帝国的文明水平及其礼制文化特征,见证了唐帝国对丝绸之路鼎盛的重要推动。
【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其所在的大慈恩寺由唐代皇室敕令修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由玄奘法师主持,是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兴教寺塔】是佛教传播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的舍利墓塔,展现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及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其所在的兴教寺为佛教唯识宗重镇,兴教寺三塔即为唯识宗的三位祖师墓塔,在佛教传播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是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佐证了佛教自印度东传的历史,也见证了佛教在唐代长安的流行。小雁塔始建于8世纪初并完好保存至今,其密檐砖塔的建筑形式是佛塔这一佛教建筑传入中原地区早期的珍贵例证。
【彬县大佛寺石窟】建于7—10世纪,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其唐代泥塑大佛为长安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
【张骞墓】是公元前2世纪汉帝国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墓葬,与丝绸之路开辟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历史事件密切关联。
甘肃
段
“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烽燧、城址、驿站、渡口、关隘、墓葬、寺塔、石窟等丝绸之路文化遗址繁星般地分布全境。汉晋简牍、敦煌 文书、金石碑刻、壁画造像等出土文献和艺术品内涵极为丰富,为了解丝绸之路及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重要资料。
【玉门关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地处戈壁荒漠,主要包括小方盘城遗址、大方盘城遗址、汉长城边墙及烽燧遗址(包括20座烽燧、18段长城边墙遗址),东起仓亭燧,西至显明燧,在长约45公里、宽约0.5公里的区域内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中心呈线性分布。出土文物包括2400余枚简牍文书和丝织品、兵器、积薪、大苣、屯田工具、粮食、陶器、漆器等。
【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与瓜州县交界处,是汉代驿置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各种邮件和信息,迎送过往使者、官吏、公务人员和外国宾客。遗址面积22500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4675平方米。遗址包含汉代悬泉置的完整建筑群落遗迹,出土文物包括简牍文书、帛书、纸质文书、丝织品、农作物等7万余件。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城址年代约为公元7至13世纪,可能为唐代瓜州城故址。主要遗存包括锁阳城城址、农业灌溉渠系遗迹、锁阳城墓群和塔尔寺遗址。城址周围有墓葬2100余座,以唐代墓葬为主。出土文物有三彩马、驼、俑、镇墓兽、丝绸、瓷器、钱币等。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始凿于西秦,现存窟龛185个,雕像776尊,壁画912平方米,石刻题记62处。
炳灵寺石窟因高达27米的171窟大佛和169窟6号龛保存的迄今在中国佛教石窟寺内发现的最早的“建弘元年”墨书纪年题记(420年)而闻名。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现存公元5至13世纪建造的198个佛教窟龛,7000余身泥塑造像,1000多平方米壁画和瑞应寺、舍利塔等遗存。其明显反映中国佛殿建筑形象的石窟形式成为丝绸之路佛教艺术转折性阶段的重要遗迹。
新疆
段
丝绸之路上的新疆段是其中最具魅力的路段之一,沿线曾经繁盛发,留下了多种文明相互碰撞、融合的印记与见证。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东约30公里的三堡乡,始建于西汉时期。曾是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西域最大的国际都会、宗教中心以及亚州巨大的印刷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与西方进行文化交流的枢纽。
高昌故城在建筑上作为土质城市,规模宏伟、保存完整程度堪称世界少有。建造方法因地制宜采用土坯砌筑,夯筑,夯土墙、上部土坯起券等建筑方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高昌故城现存外城、内城和宫城(可汗堡)三重城,墙体为夯筑和土坯垒砌,墙体外附墩台和马面。外城城墙平面轮廓呈不规则方形,周长5440米,面积198公顷。内城墙体为夯筑而成,周长约3420米,面积约80公顷。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吐鲁番市西郊10公里牙尔乃孜沟两条河交汇处30米高的黄土台上,故称交河。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
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交河故城长约1650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300米,总面积47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遗迹36万平方米。呈柳叶形半岛。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城西北,距库车县城约12公里。克孜尔尕哈是维吾尔语,“克孜尔”是红色,“尕哈”是哨卡,全意为“红色哨卡”。是丝绸之路最古老的军事报警设施。烽燧残高13.5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米,南北宽约4.5米。烽燧的构筑方式是库车古代土木建筑垒筑得最为古老的方法,四周围板夹之,然后层层夯筑,每层厚10~20厘米不等,每层中再夹以树杆、枝杈或中或横以之为筋骨。
【苏巴什佛寺遗址】位于库车县城东北20公里处的库车河(铜厂河)东西两岸的山前台地上,分为河东和河西遗址两个区域。苏巴什佛寺是早期龟兹的佛教中心,始建于公元3世纪,废弃于10世纪。遗址内有佛塔、庙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筑,保存较为完整。苏巴什佛寺遗址是晋唐时期龟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佛寺遗址和出土的珍贵文物,为研究龟兹历史、民族和文化等提供了实物见证,是研究龟兹佛教及其艺术的珍贵资料。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木扎提河北岸明屋达格山断崖上,自西向东绵延约3公里。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中规模最大,开凿时代最早、保存壁画面积最多的一处石窟群,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
它不仅保存着古代佛教艺术在我国形成、发展和流传演变的清晰脉络,而且对于中国佛教史、美术史、美学理论和古龟兹的社会、历史、经济等领域的研究都有特殊的价值。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吉木萨尔县城以北12公里的冲积平原上,俗称“破城子”。东临东河坝,西接西河坝。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曾是唐朝管辖天山北麓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而后作为高昌回鹘政权的夏都,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历史名城。北庭故城分内外两重,平面均呈不规则的南北长方形。内城位于外城中部略偏东北。城的四角建有角楼,城墙外部筑有敌台和较密集的马面,外绕护城壕,外城之北还有羊马城。北庭故城形制、布局和构筑特点除具有唐代中原和回鹘时期的风格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内外两重城,城外四面环水的布局,这种形制在新疆古城建造史上是非常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