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礼仪篇

2016年02月29日 09:55 图书馆网站管理员 点击:[]

中国是礼仪之邦、衣冠古国。孔孟儒家学说对于中国礼仪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完善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丝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煌煌礼制的一个缩影。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丝绸服饰是“分尊卑、别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表现。

古代帝王所穿戴的服饰具有特殊的标记,需要有一套正规的服饰制度来加以规定,而且必须严格执行。皇帝是万民仰视的真龙天子,拥有极其尊贵的身份,其衣裳配饰,从一串珠玉、一块冕板、一个图纹、一种颜色到一件配饰,大到衣服的形制色彩,小到丝线的长度、衣料,都与礼制相关。因此,帝王服饰是整个服饰制度的准绳和基石。

在这个礼仪之国度里,古代“三礼”对服饰起到了主要的影响,所谓三礼,即人们常说的《周礼》、《仪礼》和《礼记》。

在“三礼”中,服饰的等级是井井有条、清清如水,没有多少可以含混的地方。服饰的等级制基础是建立在服饰管理与生产严密组织与系统分工之上的。在《周礼》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因服饰而设立的专司官职。具体到服饰款式,《礼记》则说得简洁明确:“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明确说以文饰示贵践,别等级,服饰的政治伦理意义淹没了其文化蕴含。不仅服饰款式、色彩、质料与图案都有等级之别,在特殊情况下,就是着装先后,也有着严格的等级与顺序:“天子崩,三日,祝先服;五日,官长服;七日,国中男女服;三月,天下服”。意即天子死后,三天,掌管宗庙祭祀的祝官先服丧;五天,文武官员们服丧;七天,国都及其周围地区的男女民众都服丧;三月,天下各诸侯国的人都服丧。

“三礼”在其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字句的斟酌与结构的损益,而是不断地自下而上的总结概括、自上而下的推广落实,它从宏观角度出发,勾勒出了中华服饰制度文化的整体格局,从而奠定了中国礼仪文化最富实践意义的行为模式与内蕴。礼仪服装是无声的语言,是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中应用的必要的、有效的手段。只有掌握合理的礼仪规范,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礼仪、礼规、礼法,从而使自己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能穿着切境、得体,受人尊重、羡慕,伴你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