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桑有关的成语典故

2014年09月02日 14:30 图书馆网站管理员 点击:[]

空桑

古代地名,因有大片桑林而得名,又因是商代名相尹和圣人孔子的出生地而出名。《吕氏春秋》记载:“先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居。”《春秋孔演图》一书中说:“孔子母征在游大冢之坡,睡,梦黑帝使清与己交。语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

扶桑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太阳栖息的地方。中国著名的神话集《山海经》中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扶桑的本意是指大桑,是由桑树衍生出来的一种神树,它是沟通人间与天堂之间的一种途径。

桑林祷雨

传说商代开国之君成汤灭夏之后,天大旱,整五年颗粒无收。汤于是亲自在桑林中祈求降雨,他说:“我一人有罪不要殃及百姓,若百姓有罪,也由我一人承担,莫要因为一人触犯了上天,而使鬼神作出伤害百姓性命的事来。”不久之后,天降甘霖。

桑弧蓬矢

古代男儿出生时,以桑木为弓,蓬草为矢,射天地四方,象征孩子长大后,有四方之志。《礼记o射义》有云:“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

沧海桑田

沧海变为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也可略说为“沧海”。该典故取自晋代道学家葛洪所著的《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汉桑城

河南南阳地区新野县县城的中心,有一高不过一丈、宽不足八尺、墙头有城垛、城门有石碑镶嵌的小城,城中围一株汉代古桑,故名汉桑城。相传东汉末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驻军新野,请诸葛亮为军师。诸葛亮宽仁爱民,纪律严明,深得百姓拥护。某日,关云长因一心阅读兵书,疏忽了拴于门前桑树下的马,那马啃坏了房东的桑树。诸葛亮得知此事后,立即治了关云长的罪,并罚其另植一颗桑树,作为对房东的赔偿。此桑树相传即为关所植。民间传说或许有后人附会之处。但此桑树确属二千余年之古物,是我国种桑养蚕悠久历史的见证。

桑榆

太阳已落在西边的桑树和榆树间,日落西山,是比喻人的晚年。《汉书·冯异传》记载:“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唐代颜师古解释说:“桑榆,谓晚也。”同时也说明,古代我国许多地方都普遍栽种桑树,蚕业兴盛。

桑梓

古代常于所居宅旁栽种桑树和梓树。《诗·小雅·小牟》记载:“淮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见了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起恭敬之心,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如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闻黄骊诗》中就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今我生心忆桑梓”的感伤之句。

作茧自缚

蚕儿吐丝作茧,却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缚自己。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一诗中这样写道:“虎尾忧危切,鸿毛性命轻;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桑枢瓮牖

以桑条作为门枢,用破瓮做窗户,形容生活极其贫寒。《庄子·让王》记载:“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之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

桑中之约

古时指男女约期幽会。西周诗集《诗经·庸风篇》中记载:“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官,送我乎淇上矣。”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窦氏》中写道:“桑中之约,不可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