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轮回中的香云纱——香云纱染整技艺

2024年08月19日 15:39  点击:[]

前言:本文属于2019年7月博物馆师生实地考察的一部分,主要基于广东省晒莨厂,南海丝厂,香云纱织造技艺传承基地以及专门以香云纱为原材料的服装设计工作室等实地走访,结合相关资料,探访香云纱的“前世今生”及其与环境间的生态轮回。完整的香云纱制作是由香云纱染整技艺与香云纱织造技艺二者共同构建而成。香云纱染整技艺与香云纱织造技艺作为古代的染整手段与造物手段,服务于岭南一带的民众生活,造就了独特的服饰文化。

一、香云纱染整技艺文化

香云纱又名茛绸,是一种使用广东特色植物薯莨根茎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浸泡、再使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涂抹、经日晒冲洗加工而成的一种纱绸制品;独产于广东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之中。由于穿着行走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叫作“香云纱”。实际上是与薯莨茎块的汁液泡过的丝绸,和广东顺德、南海、三水、佛山等地特有没有被污染过的河泥(俗称“过河泥”)发生化学作用的产物。薯莨汁液中含有单宁酸和凝胶,和“过河泥”的高价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黑色沉淀物,凝结呈胶状物质于纱绸的表面。香云纱正面黑色,反面黄褐色;如果说香云纱是阳光和汗水一面带给人的柔和之物;那么棕色的一面是手工艺带给人的不确定性,而黑色的一面则是神秘和隆重的体现。

近年来,香云纱染整技艺作为活态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民众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被古代文人视为“形而下”的手工技艺却是鲜活的文化载体,向我们传递着古人的智慧与对于自然的敬畏。香云纱染整技艺申报地区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于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隶属传统技艺类别,传承单位为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成艺晒莨厂。由于香云纱受天气和环境限制,所以香云纱染整并非全年进行,强烈的阳光和适宜的气温是香云纱染整技艺的必备条件。往往清明之后开始,夏秋两季的时间最为合适。许多工厂在开工之前要按照传统举行开工仪式“做芽”寓意鼓舞士气,祈愿新的一年里少些刮风下雨,多些艳阳高照。

二、香云纱染整技艺流程

香云纱的染整工艺流程多达三十道,俗称“三洗九煮十八晒"。香云纱染整技艺需经历以下过程: 纱绸准备浸莨水1次(头过水)晒莨洒莨水6次(两过水)封莨水6次(三过水)晒莨煮练封莨水12次(四过水)晒干卷绸过乌水洗晒干封莨水晒干摊雾拉幅卷绸尺码检整成品入库。本文将主要简述浸莨水,晒莨,洒莨水与封莨水,卷轴,过乌,水洗,摊雾与存放等几个步骤。

*浸莨水:调制薯莨水是染整香云纱的第一道工序。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到:“今赭魁南中极多,肤黑肌赤似何首乌,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槟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鞾。”其中“赭魁”指的就是薯莨,在南方地区薯莨生长迅速,所以在南方的染整技艺中,这种极易获取的植物常被当作天然的染料;野生薯莨经过搅榨后,再用竹笼捞出残渣,就得到了薯莨汁。

薯莨汁根据其浓度不同分为“头过水”“两过水”“三过水”“四过水”,将已磨碎薯莨放于竹筐后放入水槽中,称为“头过水”,将浸过“头过水”的薯莨碎渣再浸入到第二个水槽中便得到了“两过水”,以后依此步骤得出的水为“三过水”“四过水”,薯莨水的浓度便由浓转淡,以适应染整中的各个步骤。

不同品质不同织法的丝绸所要求的薯莨汁浓度是不同的。薯莨水的好坏往往是莨绸成败的决定因素,师傅们需要凭借经验控制莨水的浓度与拍打力度的大小。薯莨水的温度在18度到20度之间最为适合。先将纱绸裁剪成宽约1米,长约18.5米的规格;随后将纱绸浸入“头过水”中,不断地翻动坯布并且踩踏拍打,使得纱绸对薯莨水质进行充分的吸收,力求纱绸的每个丝孔都经过染整。

*晒莨:先将染整过后的纱绸平铺于草地之上;随后师傅们两人一组用力均匀的将香云纱拉直;而后使用木楔子在头尾两端固定香云纱。再使用竹竿将其均匀地放置坯纱之上,间隔一段时间滚动一下竹竿以免留下痕迹,令纱绸与阳光充分接触,使其色泽留于表面。晒莨这一步骤对个体的依赖程度不高,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较高。晒莨少不了一片好的草地,草种的选择很有讲究。既要柔软又要能承载一定的重量,不会让丝绸变形,通常以5厘米左右长度的地毯草为宜。适宜的草地可以让纱绸不直接接触地面,从而保持绸面的清洁,也便于浸染后的香云纱绸在阳光暴晒下吸收水分,使绸面增加阴阳色的效果。

强烈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是晒莨必备的两个条件,也是文中上述提到的香云纱染整技艺当中最受制于天气的环节。师傅们在晒莨这一道工序中对气温的感知颇为严谨,22度—28度之间是晒莨最适宜的气温;若是超过32度的气温进行晒制,则由于阳光过于强烈,纱绸上的薯莨水很快被晒干,薯莨水不易渗透到丝孔之中。

*洒莨水与封莨水;香云纱晒干过后,为了使薯莨的颜色更为均匀,还有一道工序叫做洒莨水,将“两过水”均匀的洒在坯纱之上,使用天然蒲叶制成的扫把,将坯纱上由于晾晒而产生的泡沫扫去(称为扫色),一般重复三到五次。

经过洒莨水的纱绸已经呈现淡黄色,收起纱绸重新放入盛有“三过水”的封水槽中浸透织物,使丝绸将薯莨充分吸收,大约经过一小时的充分浸润后再捞起铺平至草地上暴晒至干,如此反复多次。

*煮练:煮绸需要师傅凭借经验来掌握烧炉的时间;铜锅里的薯莨水烧至45度到50度左右的温度时,就可以将纱绸浸入锅中。师傅双手各持一根竹竿,不断地搅动,让纱绸更均匀地吸收薯莨水。防止纺织纱绸时经纬线之间形成的网眼被堵塞,进而影响晒制后香云纱的透气性能。

卷轴:纱绸晒好过后,师傅们将双手张开,将纱绸按照一定的长度从一侧均匀的卷好折叠,这一步骤称其为卷轴。

*过乌:纱绸经过阳光的照晒,薯莨的汁液会慢慢聚集在面向阳光的一面,此时纱绸的正反两面开始呈现出深浅各异的棕褐色。在香云纱染整工艺中如果说薯莨是一幅画的底色,那么河泥就是使得这幅画得以完美呈现的催化剂。过乌就是指将河泥刷到香云纱上的一项程序。远古时期的人就知道某些物质可以使得颜色更好的附着其上,我们称之为“媒染剂”,河泥的作用就是这个“媒染剂”,使得纱绸形成黑棕双面。采自附近河床里的淤泥含铁丰富,铁元素与纱绸里的薯莨汁发生微妙的反应,形成一层类似树脂的纯天然薄膜浮在纱绸表面。染整工厂的师傅们使用机器抽取珠江三角洲河下的河泥,这些河泥被吸虹管抽取上来以后,会直接输送到岸边,在这里,河泥经过筛网的过滤,使得颗粒细小的泥浆留下备用。

香云纱染整技艺所需用到硫化铁含量于0.6~0.9之间的河泥,河泥中的硫化铁含量不能超过1。然而达到这种标准的河泥却只有在我国境内珠江三角洲地区才可以找得到,这也是别的地域无法生产香云纱的原因所在;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因此过乌这一步骤是香云纱染整技艺中“地域性”的生动体现。“通常,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的,与该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个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离开了该地域,便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也就谈不上保护,传承和发展。”

在过乌这一环节中,工人需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棕丝做成的拖把将河泥涂抹在纱绸上,再使用刮泥板刮匀,一般需要两组人同时操作,互相配合。河泥涂抹均匀之前若是不小心晒到阳光,日照会使纱绸的表面变得斑驳,从而影响质量。以前没有过乌棚的时候为了避免阳光,负责过乌的师傅们需从凌晨开始劳作。涂抹好河泥之后,师傅们将纱绸移到旁边的沙地上静置半小时左右,等待纱绸的水分自然蒸发,发色完毕。

*水洗:待纱绸中的水分蒸发之后,再将干硬的纱绸移至河边,这一过程称为“洗绸”。稍有不慎,纱绸的背面就会被河泥污染。随着师傅双手的摇摆,纱绸随之被扑面而来的河水反复冲刷,原先被附着在纱绸上的河泥被逐渐洗去。之前被挖出的河泥,通过劳作又重新回到了河里,形成了人与自然间的某种轮回。而洗去河泥的纱绸则重新回到草地,这个步骤与晒莨相似,不同的是此刻的纱绸在河泥的催化下,向阳一面的黑褐色逐渐褪色,背阴的一面由于没有接触河泥,始终保持着棕褐色,就这样经过薯莨,阳光与河泥的一次次交融,原本雪白的纱绸通过辛勤的人们接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完成了化蛹成蝶的蜕变。

*摊雾与存放:经过水洗的香云纱两面均已着色,但是由于经过多次晒干,手感较硬不够柔软。此时,将香云纱放置在傍晚六点后的草地之上。此时此刻,太阳日落西山,草根从土地之中吸收了充足的水分滋养自身,置于草地之上的香云纱又吸收了草身的水分而柔软。制成后的香云纱需经长达六个月的存放才加工成为服装与配饰的原材料,沉淀过后的香云纱手感润滑。

三、结语

香云纱用其独特的质感,典雅的风格与端庄的色彩作为表达人文内涵的纽带,向人们传递着中国古典的文化意蕴。经过山中薯莨与水中河泥而染整过的香云纱是手艺人们精湛的技艺体现,他们尊重流传至今的传统经验,巧夺自然鬼斧之力;以其尊敬感恩之心顺应了自然条件与万物规律,也因地制宜的顺应了物性与天时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