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行会的历史作用(1)

时间:2020年09月14日 浏览人次: 来源:

 周德华
  (江苏 吴江 215228)


摘要:
丝绸行会随中国丝绸业的发展而萌生,逐渐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团体,一方面它促进了丝绸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近代化,另一方面由于其固有的保守性和落后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阻滞行业的进步,特别是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文章阐述中国丝绸行会组织的起源、发展、演变和活动,从正反两方面评述其历史作用。
关键词:丝绸;行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F40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7003(2005)10-0050-03

 

1、行会雏型

  宋代,丝绸商品经济已相当繁荣,丝织手工业和丝绸商业性城镇大量涌现,如开封、成都、苏州、杭州、婺州(金华)、鄂州及濮院、王江泾等。行业的相对集中又进一步推动丝绸生产的商品化发展,并向周边地区扩散。

  随着北宋政权的南迁,我国丝绸业重心亦随之南移。两宋时期,丝绸生产除官营以外,还有私营及官府民机包织等形式。与此同时,农村还出现半脱离土地的准蚕织户,有些流入城市,成为待人雇佣的丝织工匠,又称机匠或机工,还有些则拥机备料自织,又称机户或织户。

  机工、机户为联络同行情谊,互通信息,以一个共同崇拜的行业祖师——机神(机圣)为聚会场所,建立最原始的同行组织。如杭州早在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建通圣庙,祀褚遂良九世孙褚载,因其将“织绫锦法,归授里人,世袭为业”[1]。苏州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6)在祥符寺巷建立机圣庙,又名轩辕宫,除轩辕外并祀先蚕圣母西陵氏及云机先圣伯余等。元成崇元贞元年(1295)在玄妙观内建吴郡机业公所[2],为中国丝绸行会之雏型。

  南京及镇江亦有类似的组织,但总的看来皆处于初始阶段,比较松散。

2、行会萌芽

  明代,江浙一带丝绸经济进一步发展,丝绸手工业及商业成为城市产业中之主业,举足轻重。明中后期,苏州城内织工、染工各达数千人,东半城比户皆织,尚不包括城廓外五六十里地之农村,丝织业中已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稍具规模的织造工场,设机督织,并分化出专业性较强的机户和机匠。明英宗正统年间(1435—1449)在玄妙观三茅殿基建机房殿,祀轩辕黄帝,成为当地丝织业的正式行会组织。凡机匠向机户揽织,其后甚至各乡区揽织机只,概向机房殿书立承揽,交户收执,规定凡承接加工和雇工织造,都要到此按章程办理手续,以资凭证。

  杭州则“……所出(丝绸)为天下冠,而天下被服,亦为杭州是赖……”又“武林之工艺,莫大于绸与箔,业绸者居城东北隅,业箔者居城之西北隅,十万烟火,二业实居其半……”[3]由于杭城业绸者密集,明以前就有三处机神庙,分别位于今涌金路、艮山门外闸弄口和东园巷。

  宋以来的机神庙之类的早期行会大多系手工业性质。

  晚明,苏南浙北出现一批丝绸特色的新兴市镇,鬻丝卖绸,引来四方商贾,俱到此收货,形成了零星上市和批量收购之间的矛盾,于是产生了专事丝绸贸易的牙行和牙人,市集牙行集零为整,转输他方,货畅其流,促使丝绸贸易的进一步繁荣。

  牙行、牙人和客商的出现使商帮性质的行会组织萌生,如安徽丝商在明万历年间已在浙江湖州府双林镇建式好堂,为早期的同乡同业组织。

3、行会发展及兴旺

  清代,康熙王朝以后进入盛世,社会趋于稳定,丝绸经济繁荣,行业内部分工细化,丝绸商贸活动活跃,丝绸生产的资本活动扩大,出现了颇具实力的牙行和包买主。与此同时,丝绸产区间的商旅活动和经济交流亦日趋频繁,各帮客商来往于各丝绸市集间。练染、丝线、丝绣、踹轴、浆粉之类的作坊亦日渐增多。为保障同业同行或同乡利益,在求生存同发展的意识下,丝绸各行业纷纷组织起来,成立自身的同行组织,中国丝绸行会逐渐步入发展期。至清中叶,中国丝绸行会组织已相当健全,成为中国工商行会组织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支。1840年后,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中国丝绸行会步入近代化进程,主要体现在推动丝绸行业的近代工业化和丝绸对外贸易的扩展上。而行会组织日趋强盛,职能日益完善,并横向发展,出现了跨地区、省区乃至全国性质的丝绸行会组织,其中还有一个特例,就是洋行丝商在中国土地上建立的行业组织。

  笔者从经济史料、地方志书、丝绸专业志书中搜集到清代至民国年间各地各类丝绸行会组织,列于表1,并以此为据评述中国丝绸行会的发展历程、作用和功过是非。

  表1列的148家丝绸行会具有三大特征:第一,以江浙地区为密集。第二,城市集镇居多。以上两点缘因清代以后苏浙一带已是全国丝绸重点产区,而且工商市镇密集。第三,行会的业务属性以丝织手工业和丝绸商业为主,盖因该两业是丝绸行业中的主导产业,次及丝商业,再次是练染踹轴手工业和其他各业,随着丝绸工业的近代化又派生出蚕种业、茧业、缫丝工业和丝织工业等新兴行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