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丝织品的南移

时间:2023年09月18日 浏览人次: 来源:

魏晋时期,原先只盛产于北方的桑蚕业开始南移。这一方面源于南、北方的士大夫阶层对彼此物品的需求,一方面也因为人才和技术的南移。

说到丝织业人才南移,不得不提到当时的人口大流动、大迁徙、大融合。

东汉末年直至魏晋,群雄并起,中央政府长期软弱未能实现大一统。与此同时,有一种叫做“部曲”的组织出现。最初,士族大户为了自保,把宗族、宾客、佃户、门生、故吏等组织起来,平时种地,战时出兵。许多苦于战乱的农民无路可走,纷纷投奔过来请求保护,而士族大姓正需要扩充规模,于是来者不拒,私募部曲。这种部曲相当于私人武装,全体人员只效忠“主公”一人。曹操手下的兵将只认曹操,不认皇帝,司马懿的手下也只认司马家族的人。部曲和主人之间是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各地军阀动辄带着部曲(甚至席卷整个郡县的人)一起东奔西走。事实上,这个时期的手工业者已经与农民共同沦为半奴隶状态。而有特别技能的人,为武夫将军所需要,则尤不愿意给予自由。

掌握丝织业技术的那些人,原本在北方老家生活得好好的,但覆巢之下无完卵,他们裹挟在逃难者、流离者、被俘者、胜利者的队伍中,跑到哪里就把技术带到哪里。这里有几个例证:刘裕灭姚秦,迁关右(亦称“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百工来到南方。南朝的丹阳,有官设的“锦署”,专门为皇家服务,这些机工即来自关右的“百工”;北魏道武帝灭后燕,徙山东六州民吏及百工伎巧十余万口以充京师;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三月诏徙长安城工巧二千家于京师。

随着丝织人才的流动和南移,南方宫廷里大量使用织工。陆凯曾经上书给当时的吴主孙皓说,“先帝时,后宫列女以诸织络,数不满百。先帝崩后,更改奢侈,伏闻织络及诸徒,乃有数千”。他对这种现象表示担忧,认为织工太多会带来奢靡之风。但在广大民间,提倡桑蚕之业逐渐成了应有之义。《三国志》中,有位姓华的大臣向孙皓建议应“广开农桑之业,积不訾之储(不可估量的储藏)”,“宜暂息众役,专心农桑”,并得到了正面回应。有了政策上的支持,民间的呼应,就有了对丝织业的认可共识。

同时,丝织技术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提高。织机的构造不像耕具那样守旧,在三国时期颇有改进。《三国志·方技传·杜夔传》注记马钧改良织机的事,说他“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总之,技术的改进属于全国性的,北方发明后,很快就会推广到南方。这还有归功于人口的流动。

南方的丝织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政府征收的各种税赋中,开始布绢皆收。晋书中提到,苏峻攻陷宫城,发现宫中收藏有布二十万匹,金银五千斤,钱亿万,绢数万匹。这说明,绫罗绸缎不再是北方的特产,已经在南方扎根发芽,逐渐壮大。

也许有人说,看来是大规模的战乱促进了北方丝织业的南移,这么说战争也有积极意义喽?其实不然,战乱只是把北方的丝织业带到南方,而丝织业真正在南方发展起来,还是相对太平的隋唐时期。战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但那些将发展归功于战乱的人,都是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