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的来源[上]

时间:2014年05月13日 浏览人次: 来源: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这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

缂丝有其专用的织机——缂丝机,这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十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同一种色彩的纬线不必穿过整个幅面,只需根据纹样的轮廓或画面色彩的变化,不断换梭。

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缂织彩纬的织工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缂丝织物的结构则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原则。即: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缂经,只显彩纬而不露经线等。由于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花纹的效果。

缂丝的通经断纬织法最早来自西域民族的缂毛织法,并由回鹘人(今维吾尔族的祖先)传至中原。在西北丝绸之路沿途就出土了不少缂毛精品,如英国的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发现的织有奔马和卷草纹的缂毛织物以及北朝的人像缂毛织物,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巴楚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红地宝相花缂毛织品等。从以上实物的出土情况来看,缂丝至晚出现在唐代。唐朝缂丝的出现与兴盛不仅有文献记载,还有不少的考古实物的发现。日本正仓院至今仍保存着几件奈良时期的唐草忍冬莲花对兽纹缂丝残片。1973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就发现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该条腰带系于一穿衣的女舞俑身上。这件有几何纹的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

唐以前的缂织法主要受织锦方法的影响,一般以齐缂或平缂为主。这种缂织方法使花与地的交接处有明显的空隙,称之为“水路”。由于费时费工,且受配色晕色的局限,一般以几何花纹为主,多用于制作丝带等饰物。

到了唐代,缂丝技术上出现了抢缂法和套缂法。抢缂法采用不同的色彩,以后缂继前缂而渐匀其色,可用于小如花的蓓蕾。套缂法以层色作为阶线,顺序相套,长短参差,以减少水路间的空隙。唐代缂丝由于没有使用晕色匹配,色彩层次也不够丰富,但由于采用了金线地纹缂织法,表面上比以往更显华贵。

北宋缂织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还新创了构缂和双套缂等技艺。北宋缂织的花纹比唐朝更为精细,显色阶层也更为丰富。双套缂法的缂织纬短,线色易于婉转圆顺;双套缂法的云气纹,线较密细,主要用于翎毛,可按临近色阶的晕色顺序缂织,从而使花鸟纹更具有立体感和装饰性。辽宁博物馆所藏的北宋《紫汤荷花》、《紫天鹿》等缂丝珍品就是这些高超缂丝技艺的再现。这一时期的缂丝多用于作书画包首或佛经经卷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