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服装和鞋子

时间:2010年05月26日 浏览人次: 来源:

汉代的朝服为袍,即深衣制。式样无差别,衣料精粗及颜色有差别,红为上,青绿次之。汉代袍服多大袖,所谓“褒衣大袑”,内穿肥裆大裤,衣袖由宽大的袖身袂(mèi音媚)和往上收的袖口祛(qū音驱)组成,由袖身下垂逐渐上收连接袖口,成一条弓弧线,即所谓“胡状”。袍服里面衬以单衣。春秋战国时期的曲裾袍,西汉仍流行,马王堆出土的袍,分曲裾交领右衽和直裾交领右衽两种款式,曲裾袍上衣部分正裁共6片,身部两片宽各一幅,两袖各2片,内1片宽一幅,1片宽半幅,6片拼合后,将腋下缝起。即所谓“袼”。领口挖成琵琶形。袖口宽28厘米,袖筒较肥大,下垂呈胡状。下裳部分斜裁共4片,各宽一幅,按背缝计(即所谓裻dū音督),斜度角为25°。底边略作弧形。里襟底角为85°,穿时掩入左侧身后。外襟底角为115°,上端长出60°衽角,穿时裹于胸前,将衽角折往右侧腋后。袍领、襟、袖均用绒圈锦斜裁拼接镶缘,再在外沿镶绢条窄边。

直裾袍上衣部分正裁共4片,身部2片,两袖各1片,宽均一幅。4片拼合后,将腋下缝起。领口挖成琵琶形,领缘斜裁两片拼成,袖口宽25厘米,袖筒较肥大,下垂呈胡状。袖缘宽与袖口略等,用半幅白纱直条,斜卷成筒状,往里折为里面两层,因而袖口无缝。下裳部分正裁,后身和里外襟均用1片,宽各一幅。长与宽相仿。下部和外襟侧面镶白纱缘,斜裁,后襟底缘向外放宽成梯形,底角成85°,前襟底缘右侧偏宽。

深衣中一种无衬里的单衣,称为禅衣,《说文》:“禅,衣不重也。”《释名·释衣服》:“禅衣,言无里也。”直裾而宽大的禅衣称作襜褕,到东汉时,襜褕就可作正式的礼服了。直袖无胡的深衣,称为〓衣。

禅衣有曲裾、直裾两种,曲裾禅衣与曲裾袍裁法相同,直裾禅衣上衣部分正裁4片,下裳部分斜裁3片,两袖无胡,底边无缘。

根据考古的发现,西汉时期的高级服装衣料,主要为刺绣及手工印染,织锦、绒圈锦作为镶缘等用,至东汉织锦生产发展才作为普遍的衣料,西汉时的刺针法以辫子股锁绣为主,纹样紧密,豪华富丽。

刺绣在汉代是民间妇女普遍掌握的手工艺术,在服饰文化中不仅是装饰美化的手段,更是妇女们表达爱心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生活用品如香囊、手套,甚至靴底、袜子上,都能够发现。

秦汉时期的鞋子,单底的叫履,复底的叫舄,面涂黑漆或红漆,形式有方头、圆头、双尖头等。古乐浪汉墓出土的有男女革履,面涂黑漆,底部有木底嵌入,新疆也有革履发现,靴子是穿裤褶时所穿,有半筒和高筒两种。

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服饰文物反映了东汉时期中国和西域文化密切交溶的历史盛况。服装面料全部产自中原,而服装款式的实用功能,则较西汉的直裾袍和曲裾袍都更优越。在战国到西汉时期,曲裾袍曾成为上层社会最盛行的流行款式,尽管做一件曲裾绵袍用料需帛32米(汉制14丈),而做一件直裾绵袍只需用帛23米(汉制10丈),但在当时上层社会仍以曲裾袍视为最佳的审美形式。到了东汉,经过时代的优选,曲裾袍的形式已被淘汰。东汉光武帝在起兵光复汉室时,就穿戴胡服,汉灵帝在宫中引进胡床胡帐,作胡乐、胡舞。东汉末年,西域服装的款式,也慢慢向汉族人民生活发生影响,人们追求一种更适应时代生活风貌的服饰文化。到南北朝,由于战争和迁徙,使胡汉之间的接触更为频繁,汉式服饰对于胡人贵族和胡人服饰对于汉族人民之间,都发生了更深刻的影响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