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织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我国统治阶级的服饰始终以丝织品为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平纹和绞经组织的纱、绢、罗等织物出现,夏商周时织造技术在纺织领域中就处于领先地位,这时期在原始腰机的基础上,增添提花综等构件,成为我国最早的提花织具。夏商周以来的丝织品种按织物粗细、厚薄、生熟、织纹来分类,已出现绡、纱、纺、縠、缟、缣、纨、绨等大类。
战国秦汉时期丝织技术全面提高,丝织机具已基本完备,脚踏提综开口并有机架、经轴、卷轴的斜织机已经定型,普遍用于平纹织物。战国时出现了蹑,脚踏蹑板(杆)控制的提综开口机构,与多综提花相结合,就能实现经丝升降,产生了多综多蹑提花机。随着复杂的动物纹、花卉纹的出现,当花纹的经向循环较大时,在综片提花机上难以织造,这就产生了花楼束综装置,出现了束综提花机。这种织机在东汉王逸《机妇赋》中有较形象的描述。纺车结构由锭子、绳轮、纡管等组成,其功能既可卷纬,又可并丝加捻,逐步从手摇式改进为脚踏式,由单锭改进为2~6锭的多锭纺车。汉代丝织品种繁多,以蜀锦为代表的经锦织造趋于成熟,已有二色锦、三色锦和多色锦,色彩艳丽,纹样独特,镶嵌着吉祥的铭文,成为汉代织锦的特色。此外,绮、罗的织造技术较前大有改进,并流行了斜地起斜花的绫、几何纹罗、暗花菱纹罗等,还有在纹锦基础上起绒花的起绒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花本式提花机应用广泛,织造技术承袭汉代,并有所改进。三国时陕西扶风(今兴平)人马钧改革绫机为12蹑控制60片综,简化了操作方法,功效显著提高。
隋唐时期染织技术处于高峰,除宫廷作坊外,唐代的丝织生产遍布全国各地,。素织机分卧机、立机两类,提花机的种类及装置更为合理,特别是多综多蹑和束综提花技术更为先进, 使唐锦品种繁多丰富,纬向显花的织锦逐步取代了经锦,技术精湛,它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宋代织造工艺的配套较前代更为完善,南方丝织业已超过北方。宋锦是唐代纬锦的发展,据文献记载,北宋时仅彩锦就有四十多种,到南宋时发展到了百余种,普遍用于官吏袍服。元时盛行织金锦,主要品种尚有织金纻丝、簇银花缎、片金锦、印金花绫、泥金罗、牡丹罗等。此外,宋代的宋罗数量也很多,有固定绞组和无固定绞组两大罗织物,还有织金罗、色织罗等,品种丰富。宋代发展起来的宋锦,其品种花色很多。
明清时代丝织技术趋向高度成熟,手工织机已按不同品种需要分类配置齐全,有时还应用阔提花机,此项技术我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代织不同厚薄的品种时,可根据机型调整张力,使之平整或倾斜。到了清代,各类织物花色品种均有提高和创新。云锦是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品种,除库缎、库锦、妆花三类外,还开拓了妆花缎、妆花锦、妆花纱、妆花绢、妆花绒、金宝地、妆 花龙袍、孔雀羽织金等多个品种。
二、印染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应用织物染色和印花的国家。在原始社会已开始使用赤铁矿、朱砂、赭石、石黄、炭黑及缁土等天然矿物颜料,染出红、白、黄、黑等色彩。进入文明社会后,印染已从萌芽状态发展成为专业。夏至商代已存在练染,染料从矿物颜料进展到植物染料。
秦汉时,染料品种增多,色谱扩大,到东汉时已从西汉时的20余种扩大至39种。配色和拼色技术也有提高,染料制作技术更为熟练,矿物颜料增加了白色的白云母。
魏晋南北朝时印花缬染十分流行,绞缬、小花纹蜡缬、镂版蜡防印花、蓝白印花等工艺已趋成熟。
唐代,捣练方法是将丝帛捆扎后放在石槽砧中,持木杵站立捣练。还利用猪胰蛋白酶对丝胶起高效水解的作用,创造了胰酶剂精练工艺,这种方法属我国最早发明。植物染料色谱有30多种,还相继发展了碱剂直接印花、扎经晕染、手工描绘印花、凸版印花、拓印和防染拔染褪色等特色印染工艺。
南宋时已出现用硫磺熏蒸的漂白技术。镂空版印花有植物染印、涂料印、色胶描金印和洒金印等4种工艺方法。
明清时印染工艺日趋完备。在染色色谱上,明代为57种,到清代晚期可配成的色调共704种,较2000多年前的汉代增加了30倍以上。染料品种继续扩展,在发展拼染和套染工艺的基础上,创造了明暗、茶褐、银色、玉色、藕色、沉香、栗鼠、酱色、茄花等新色调,使服饰达到冷暖兼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丝
我国在原始社会已存在缫丝,对野蚕茧和家蚕茧进行人工缫制。进入文明社会后,缫丝技术有所发展,从蚕茧牵引出丝绪,把丝绕到框架上形成丝绞。商周时已用H、I、壬字形丝架作为缫丝工具。周代索绪是靠震动茧子,在温水中引出丝绪而缫制的。所谓“夫人缫,三盆手”,就是三淹时用手振之,以引绪缫丝。战国秦汉时期缫丝技术发展,沸水煮茧已很普遍,工具仍用手持丝,并使用辘轳式的丝,这就为以后手摇缫车确定了基本形制。到魏晋南北朝时,手摇纺丝车上已安装纺锭,固定卷绕并捻。络丝车则有络架、调丝小组成,这些都有东吴和晋代的出土实物为证。
唐代以前的史书记载,尚未见有缫车的名称正式出现。至唐代才有缲(缫)车、掉丝(缫丝)等,频频在诗句中吟诵。宋代缫丝技术发展较快,出现了较为复杂的脚踏缫车,包括机架、集绪和捻鞘、卷绕及其他三部分。宋代缫丝分为生缫、熟缫两种,生缫指将鲜茧立即缫丝;熟缫则是鲜茧经过贮茧过程(日晒或盐浥)后再行缫制。缫丝时对所用水质较为重视,同时将缫出的蚕丝随即用火烘干,以利后道工序及保持丝色鲜洁。煮茧时要求“汤如蟹眼”,使细泡微滚,汤温约为80℃左右。
元代缫丝工艺在宋代南北有所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鲜茧干燥处理分为日晒、盐浥、蒸笼三种,以蒸笼法最好,为元代所创。元代缫车分南缫车和北缫车,统一了缫丝工艺要求,即“缫丝之诀,惟在细、圆、匀、紧,使无偏、慢、节(接头)、核(疙疸),粗恶不匀也”,缫丝水温分热釜和冷盆两种。
明代,北缫车与冷盆相结合,成为后代缫丝技术的主流,脚踏缫丝车已普遍应用,不出现了一人一灶,二人值釜打丝头,二人值盆主缫的五人共作大缫车,日缫茧30斤。
清代沿用前朝脚踏车式,但十分注重缫丝技术及传统经验,以提高生丝产量和质量。清代晚期机械缫丝工业兴起,厂丝产量质有很大提高,且用蒸汽煮茧,优点较明显,手工缫制的土丝相形见绌。
四、桑
桑树最初是自然生长的,在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广大地区,野生桑柘资源十分丰富,野蚕品种则因树而异。
周代以后才开始人工载培,对桑树生长实行保护,大面积栽种,严禁春季滥伐桑柘,以确保弄季有充分的桑叶供应。
春秋时期,栽桑已遍及全国广大地区,不论山川、平原和洼地都有桑林。
秦汉时各地种植桑园已较为普遍,高干桑与低干桑并存,农家屋舍旁和农田里都有栽种,对桑树上的病虫害有蝎虫、尺蠖、桑螟等,也已有所认识和防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栽桑技术显著提高,选择良种母树,采桑籽播种,剪取枝条扦插、嫁接等,进行良种桑苗的培育,其中鲁桑有黑桑、黄桑两类,是在山东地区被驯化、选择和培育而成的优良新品种。南北朝时除了用种椹法栽植新桑外,又推广了压条法,还有用播种法培育实生苗。
唐代除鲁桑外,还出现新品种白桑。白桑少子,叶厚大,得茧重实,出丝率高。
宋代时桑树种类有青桑、白桑、拳桑、大小梅、红鸡爪、睦头青等,另有鸡桑、黄桑、花桑、水桑、过海桑等,并盛行利用堤岸种植。用嫁接法提高桑叶产量始于宋代,浙江湖州、安吉等处农民多能嫁接,其法取好桑直上生条,不用横垂生枝。种植分三个阶段:一是一年生实生苗培育;二是苗木丛栽;三是次年定植。
元代常用的嫁接法已大为发展,有身接(冠接)、根接、皮接、枝接、靥接(片芽接)、搭接(合接)等6种。嫁接技术能促使优良桑品种的特性充分发挥,并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明代栽桑技术有明显进步,关于桑树培育管理已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并在全国推广,明初政府还诏令“天下百姓务要多栽桑树”。浙江湖州地区种桑注意深耕、施肥和排水,新桑三年后方始采叶,成效尤著,已掌握用药草防治桑树害虫,经精心培育的桑叶亩产高达1600斤。明代植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桑种分为白桑、鸡桑、子桑、山桑四大类。
到了清代,有关蚕桑的技术书籍传世达数十种之多,对育苗、嫁接、旧桑复壮更新等方面,有较系统完整的技术措施,总结出桑性宜高不宜陷、恶湿好干、恶瘠好肥、恶阴蔽好轩敞等特点。
五、蚕
我国是蚕丝业的发源地,远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把野蚕驯化在室内饲养,经过了漫长的时期,其生活习性在人为的环境控制下发生了变化,分化为家蚕。人们对家蚕的习性不断认识,养蚕技术在实践中摸索提高,逐步积累了一整套传统经验。商代设有“女蚕”,为典蚕之官。甲骨卜辞中以蚕神与上甲微同祭,对蚕事极为尊崇。周代有“亲蚕”制度,天子和诸侯都有“公桑蚕室”。西周到春秋时期主要养一化性蚕(春蚕),而禁养夏蚕(原蚕),一年只养一茬,以免桑叶采伐过度而残桑。周代养蚕方法已较成熟,浴种是清除蚕卵上杂菌,以白蒿煮汁,浸泡蚕种,促其发蚁。战国时期对蚕的习性认识加深,已认识到蚕无雌雄,蛾有雌雄,怕高温,喜一定温度,恶雨,三眠蚕龄期为21日。
秦汉以来对野蚕仍继续采集利用。魏晋南北朝时选种、制种技术有很大进步,已发明低温控制家蚕制种孵化时间的方法。在饲育过程中,已注意到桑、火、寒、暑、燥、湿等因素对蚕儿生长的生态影响。
宋代蚕事趋于完善,生产过程分为:浴蚕、下蚕、喂蚕、一眠、二眠、三眠、分箔、采桑、大起、捉绩、上簇、炙箔、下蔟、择茧、窖茧等。浴种分多次进行,一在腊月经冻沥毒,二在谷雨催青前温水浴之,清明暖种有人体温度和糠火温两种。
明代对蚕种选择和品种改良都很重视,浴种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盐卤水等浴法留取好种,淘汰低劣蚕卵;最早发现了杂交蚕种的的优势并加以利用,以“早雄配晚雌幻出嘉种”。可见明时已能用一、二化性蚕蛾进行杂交而成体强丝多的新蚕种。浙江嘉湖地区在上蔟结茧时还总结“出口干”的成功经验,即用火加温干燥,使茧质和解舒率得到提高。
清代时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广东、贵州等地,都有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地方蚕品种,其中浙江余杭、新昌、萧山等地的优良品种较著名,后来就成为现代蚕种的制造基地。江南蚕种称为大造,蚕体与茧型较常种为大。四川和山东采用一化性黄茧品种,在我国也占一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