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绣的特色

时间:2011年09月19日 浏览人次: 来源:

一、苏绣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吴县一带为生产中心的传统手工丝线刺绣,吴县乡镇号称有“十万绣娘”。 在春秋时期,吴地就有“绣衣而豹裘”的记载。到宋代,除日用绣品外,还出现了普贤像等艺术品。1956年在修葺宋代虎丘塔的过程中.,在塔内发现5块残缺的刺绣经帙,罗地绣花,图案有菱花、荷花、凤穿牡丹等,针法有铺针、辫绣、接针和施毛针等,并能用三色线晕色。明代时产生了大量苏绣商品,并形成了“精、细、雅、洁”的地方风格。清代是苏绣发展的全盛时期,除苏州织造府下设绣局外,绣庄行业中也有官庄,专门为皇室及官吏刺绣仪仗用品与服饰。民间商品绣发达,城内绣庄林立,最盛时期达150多家,并成立了“云华”、“锦文”等绣业公所(行会组织),当时苏州有“绣市”之称。20世纪初,苏绣艺术家沈寿在继承传统刺绣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绘画、摄影等艺术讲究光影的特点,创造了仿真绣,使人像绣更加生动传神。其代表作“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耶稣像”等,先后在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大奖。30年代初,江苏省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绘绣科主任杨守玉借鉴西洋绘画手法,首创乱针绣,进一步丰富了苏绣艺术的表现力。

清代苏绣分欣赏品与日用品两大类。欣赏品有屏风、挂屏、台屏、册页等,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大都为闺阁名媛绣制而自用或珍藏。针法以套针、擞和针为主,具有“色丝鲜丽,一如图绘”的艺术效果。传世作品有上海博物馆藏赵慧君的“金带围图”,南京博物馆藏曹墨琴的“萱花图”等。欣赏品中有部分属于商品绣,构图匀称而丰满,在针法与色彩上具有装饰化风格。日用品有被面、靠垫、绣衣、荷包、扇套等数十种。苏绣针法丰富,约有9大类40余种,且各具特色。欣赏品主要针法有散套、乱针、施针、打子、滚针、,打点、纳锦等。日用品常用针法有平套、抢针、齐针、刻鳞、扎针、戳纱等。但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因为一幅绣品往往要运用多种针法才能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苏绣在技巧上具有平、齐、细、密、匀、光、和、顺的特点:平是绣面平服熨帖;齐是轮廓边缘的针脚齐整;细是针工精细;密是丝线排列细而密;匀是粗细适宜,疏密相宜;光是光彩夺目;和是配色合度;顺是丝理周转自如。

苏绣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文雅、针法丰富、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

二、湘绣

湘绣是以湖南省长沙市一带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湖南民间刺绣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沙相继出土了楚绣与汉绣。但一直到清代,才从家庭副业逐步发展成为专门行业。清代嘉庆年间,以长沙为中心,“妇女工刺绣者多,从事纺织者少”。咸丰年间,长沙开设了绣庄,一般以顾绣庄冠名,以运销苏绣、粤绣为主。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湘绣名家胡莲仙在长沙开设了第一家自绣自售的绣坊(后改为绣庄),初名“吴彩霞绣庄”。它的出现,标志着湘绣已正式走上商品绣道路。自此,湘绣行业蓬勃发展,到民国初年仅长沙一地就有湘绣庄26家,绣工l万多人。湘绣作品先后在意大利都灵博览会上获最优奖,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声誉大振。

湘绣初期绣品受苏绣、粤绣影响较大,后湘绣名家胡莲仙在针法上进行改革,主要是掺针的运用,使刺绣物体具有真实感,特别是宁乡画家杨世悼来长沙参与刺绣设计后,画家与艺人紧密合作,发展了刺绣技巧。湘绣的针法以掺针为核心,分混、网、织、交叉四大类。混绣以参、游、毛等针法为主;网绣是用色线交织成各种几何图案;织绣是用线编织成简单的图案;交叉绣是通过线错综复杂的交织重叠而得名。其中混绣、交叉绣属于描绘性针法,以刻画对象的神态面貌、质感为目的;网绣、织绣是表现性针法,以表现装饰效果见长。按丝理方向可分为拗掺针、直掺针、横掺针,除掺针外,还有排针、游针钩针、刻针、打子针、崩毛针等。清代鉴赏家评价湘绣“非复故步”,不拘于传统,而在于改革蓝本,既借鉴了传统绘画优点,又充分发挥了刺绣工艺特长,逐渐形成了形象生动逼真、色彩丰富鲜艳、风格豪放的地方特色。20世纪初以来,先后在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灵博览会、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频频得奖。70年代末创作的双面全异绣“望月”、“狮、虎”,具有构思精妙、绣艺高超的特色。

狮、虎是湘绣的传统题材,尤以虎最为著名。为了表现皮毛的质感,湘绣艺人创造了崩毛针,将绣线排列成聚散状撑开,一端粗疏、松散,一端细密,一端入肉,一端崩起,使之如真毛一样。经层层加绣后,虎毛刚劲竖立,力贯毫端,毛色斑斓,生动逼真。

三、粤绣

粤绣是广东刺绣的总称。它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以潮州为代表的潮绣两大流派。

粤绣历史悠久,唐代刺绣能手卢眉娘就是广东南海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 粤绣曾出口欧洲,成为西方贵族们喜爱的服饰。明代粤绣还以国外进口孔雀羽绒捻成丝缕,绣制成服装和日用品,金翠夺目。清代宫廷曾收藏明代粤绣博古围屏8幅,“铺针细如毫发,下针不忘规矩”。 乾隆年间,广州成立了刺绣行会“锦绣行”和专营刺绣出口的洋行。其时,广东潮州也成为粤绣的主要产地,有绣庄20多家,绣品出口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清末,粤绣先后在国内外博览会上获奖。

粤绣分日用与欣赏两大类。宗教用品大多为神袍及寺庙内陈饰品。粤绣的针法分绒绣针法与金银线针法两大类。绒绣分直扭针、捆咬针、续插针、编绣、绕绣、辅助针、变体绣七类。金银线绣分平绣、织锦、编绣、绕绣、凸绣五类。绣时,艺人善于根据设计及物象形状、质感和神态,巧妙地将各种针法互相配合,以求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金银线绣是粤绣的传统技法,尤以潮绣的金银垫绣最为突出。如“九龙屏风”,在龙头、龙身下铺垫棉絮高出绣面2 -3厘米,又用棕丝勾勒,上面再用金线钉绣,充分表现出了蛟龙丰满的肌肉、善舞的躯体及闪闪发光的鳞片,富有立体感。

粤绣的工艺特色:粤绣构图丰满,繁而不乱,色彩鲜艳明快,富丽堂皇,具有热烈的南国情调。在刺绣技法上以留水路为特色,水路即是在花瓣或鸟羽之间,在起针与落针处留出0.5毫米的等距离,使形象更加清晰、醒目,而且加强了刺绣的装饰趣味。

粤绣的传统题材有龙、凤、百鸟朝凤、仿古图等。20世纪初以来,粤绣先后在南洋劝业会、伦敦赛会上获奖。50年代后,优秀作品有“百鸟朝凤”、“我爱小鸡”、“晨曦”等。“晨曦”是表现清晨孔雀在百花丛中开屏的美丽情景,艺人们用红、蓝、黄、紫等色线结和在一起,发挥粤绣中直扭针、续插针等针法特色,表现了孔雀羽毛丰富的色相与闪烁的光彩。

四、蜀绣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手工丝线绣。西汉时蜀绣已见于史籍,扬雄的《蜀都赋》记载“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并有《绣补》之诗留传。晋代《华阳国志》以蜀锦、蜀绣并列为“蜀中之宝”。《丝绣笔记》记载北宋时期成都转运司奉旨绣军旗500面。今西南师范大学藏有南宋刺绣“公鸡、鸡冠花”,重庆博物馆收藏明代将领秦良玉的两件绣袍。清道光年间,成都出现了刺绣专业作坊,以“华兴”,“裕光”、“德春”声名最著。光绪年间,官府设置劝工局,下设刺绣科,组织刺绣艺人与国画家合作,提高蜀绣的艺术水平(第一批招收60名男性工人)。宣统三年(1911年)成都有刺绣作坊兼商号75家,产品行销西南、西北各省。1915年,蜀绣在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奖。

蜀绣的产品大部分是日用品,如被面、帐帘、枕套、花边等。用线工整厚重、设色鲜明,多用本地织造的绸缎与重色散线制作。一部分欣赏品取材于花鸟虫鱼,如“平沙落雁”、 “黄莺翠柳”、“芙蓉鲤鱼”等。

蜀绣的工艺特色:蜀绣的针法约有30余种,其中常用的有滚针、编织针、铺针、叩针、切针、晕针等。其中以晕针中的三三针、三二针最具有蜀绣的特色。三三针、三二针普遍运用于绣花卉、人物、鲤鱼等题材,具有光、亮、平、齐,针迹清晰,表现力强的优点。如蜀绣中代表作品“芙蓉鲤鱼”、“公鸡、鸡冠花”,主要采用三三针、三二针刺绣,针迹排列平齐而光亮,鲤鱼的姿态转侧自如,针法细腻,层次分明,配合虚实针绣鳍与尾,具有轻薄而透明的质感。绣公鸡的尾羽闪耀着蓝黑色光泽的羽毛质感。

蜀绣具有构图简练、针法严谨、针迹均匀、色彩鲜明的地方风格。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宽4. 4米、高1. 7米的双面绣“芙蓉鲤鱼”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蜀绣研制的新作。绣面上,在芙蓉花阴下,32条红色与黑色的鲤鱼或远或近,或浮或沉,宛然洞游于清流之中,令人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遐想起天府之国丰富的物产与旖旎的风光。蜀绣的新作还有“熊猫”、“鸳鸯戏水”,双面异形立体绣“文君听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