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是中国丝绸中独具特色的传统高档面料,独产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中。香云纱又名“响云纱”,学名莨绸,是以晒莨工艺加工的纱罗织物或平纹织物,因拿在耳边轻弹或穿起来走路可听到“沙沙”的响声而得名,后人美其名曰“香云纱”。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了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产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缥丝等加工产业的进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
目前,“桑基鱼塘”式的生产方式在佛山地区日渐消失,香云纱的生产和销售举步维艰,可用于制作香云纱的薯莨和优质河涌泥日益减少,作为产业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而且,由于劳动强度大,年轻人不愿意入行,香云纱生产技艺的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幸运的是 2008年1月香云纱染整技艺被国家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对于“桑基鱼塘”中诞生的独特丝绸染色工艺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桑基鱼塘”:珠江三角洲位于北回归线之南,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每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60. 46 kJ/cm2,年均温度在21 --- 23℃,对种桑、养蚕、养鱼都非常适宜,尤其是桑蚕的饲养一年达八至九造,作为中国蚕茧主产区之一,种桑、养蚕、摸丝和织绸在珠江三角洲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项传统而古老的产业。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佛山等地河涌密布,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了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是“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塘泥培桑”的农业生态链,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系统,最早的文献记载于《广东新语》。在18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期间曾两次掀起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热潮,当时南海九江乡成了境内无稻田的纯桑塘区。在19世纪嘉庆年间,南海龙山成为“民舍外皆塘”,而佛山顺德则更为突出,咸丰以前,西海一带还有稻田,后皆变为“桑基鱼塘”。在19世纪末光绪年间,佛山顺德开挖的基塘就有10万亩之多,桑基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稻田面积不及总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产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缥丝等加工产业的进步。自古纱绸便是广东著名特产,有“粤缎之质密而匀”“广纱甲天下”等的说法,而广纱的生产尤以佛山出产为大宗。
明清时的佛山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纺织业便是佛山的主要经济支柱。佛山蚕桑生产历史悠久,产丝量历史上曾名列前茅。南海、顺德、三水等地的桑地面积约占全省桑地面积七成,产茧量占全省90%左右,成为中国著名的生丝产地[U7。凭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具有悠久历史的“桑基鱼塘”良性循环的经营方式,形成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这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促成了佛山地区发达的纺织文化氛围,而独具特色的香云纱就是在这个生态系统和纺织文化氛围中逐渐催生演化出来的,从而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一套完整的香云纱染色工艺。
香云纱独产于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集天地之精华,人民之智慧,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和精神载体,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人曾尝试在别处生产,但徒劳无功。所谓“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积”,香云纱是大自然恩赐于佛山地区的天然艺术珍品。
香云纱以7---8年生野生薯莨的块茎为染料,将坯绸进行多次浸染、暴晒,只有再经过佛山地区的“桑
基鱼塘”涌道中特殊的河泥涂覆,才能够成为一种正面为黑色、背面为棕色的丝绸面料。作为一种盛极一时的民间手工染色技艺,香云纱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其在质料、工艺技术上的独特风格:整个生产过程不含任何化学助染剂,也不产生有害的废料,是一种纯天然绿色环保面料。香云纱手感坚挺滑爽,不仅具备一般丝绸轻滑、细密、柔软、舒适的效果,制成衣服后穿着舒爽通透,凉爽宜人,具有“流汗不勃身,越穿越凉爽,越穿越轻快”的惬意感,非常适合南方湿热的天气。此外,用此面料制成的衣服具有穿着或储存时间越长越舒适、越柔软、越亮泽的特点,且极易清洗,不论怎么搓揉,都不会起褶皱。同时,由于薯莨本身就是一种中药,有防霉、除菌、除臭等功效,所以业内一般认为,用香云纱做成的衣服也具有相同的“医用”效果。
经过浸莨水、晒莨、封莨水、煮绸、水洗、过河泥等繁杂的生产工序而生产成的香云纱面料,阳面是乌黑发亮的黑色,阴面是温暖的储石色囚。香云纱的黑色不是纯粹的黑,而是灵动如水墨画般的墨色,蕴含丰富的层次和变化,黑中还透露出斑斑点点的褐色,每一个斑点都是可爱的,尽显自然的不羁和灵秀的生命力。含蓄、雅致、低调的香云纱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随着时间的流逝,纹理越来越细,越发显现其独特魅力。由于香云纱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附着了 “桑基鱼塘”中的矿物塘泥,除了色光之美以外,还具有凉爽、耐汗、易洗、快干等特点,比一般桑蚕丝织物还要凉爽,是世界上最凉爽的天然面料之一。在炎热、潮湿的气候下穿上香云纱,那种冰凉和舒适的感觉沁人心脾,正由于这般奇特,香云纱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丝绸,它的价格也比一般棉布、丝绸贵,曾是旧时富人首选的夏季衣料。
香云纱自问世以来广受欢迎,除供应广东本省所需之外,还远销华南、华中各地,并远销海外南洋群岛一带,成为人们争相拥有的贵重面料。民国版《项德县续志》载其“运往省外各埠,销场甚大”,曾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被海外人士誉为“黑色闪光珍珠”。但香云纱生产工艺复杂,还要受天气的制约,因此产量非常有限,其价格非常高昂,一直被视为贵族面料。
整个生产过程中,人们充分利用本地的植物、土 壤、水、阳光等自然元素,用完全手工劳作的方式, 将白色的坯绸或坯纱变成富有光泽、含蓄优雅的香云纱。香云纱的生产加工过程琐碎而且时间漫长,同时还需要阳光灿烂的好天气。一匹白色的丝绸要经过30次的漂染和一周的暴晒,才能从普通的白色丝绸蜕变成真正的香云纱。
香云纱的主要生产设备有薯莨粉碎机、浸液池、大小木桶、木盆、铜锅等。另外,丝绸、薯莨、河泥、晒地、阳光是缺一不可的。
丝绸:莨纱是使用提花手拉机将丝织成纱罗织物,莨绸则是用平纹织机织成的平纹织物,即常说的“白坯纱”“白坯绸”。
薯莨属多年生缠绕藤本的孩科植物,其块茎肉质肥大,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表面棕黑色,内部棕黄色,有庆状突起,新鲜采割时会流出红色的豁液,生长于山谷阳处疏林下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四力}、云南、贵州、湖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块茎内主要成分是单宁酸,是晒莨工序的重要原料。根据史料所载,在南北朝时期己提到类似品种“禹余粮”,这是中国古代对薯夏性状的早期认识。唐代苏恭云:“名曰赭魁,不堪药用。”薯莨用于染料的历史极其悠久,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使用植物液汁染色的记载,所载染料的特征与薯莨不谋而合。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载:“今赭魁南中极多,肤黑肌赤,似何首乌。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槟榔。有汁赤如储,南人以染皮制靴。”其中对赭魁的描述与制作香云纱所用的薯莨极其相似。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褚魁闽人用入染青缸中,云易上色。”强调了赭魁作为染料的功用。清初方以智说:“此物名储粮,藤似山药,结实如小瓜,以之染葛。”1931年在广州西郊大刀山古墓中,曾出土东晋太宁二年的麻织物一块,正反面颜色各异,一面为黑褐色,一面为红色,由外观及特征所示属于薯莨加工整理的纺织品。
史料及出土文物表明,以薯莨浸渍液染整加工的织物,历史颇为悠久。
河泥:“过河泥”,俗称“过乌”的工序在晒莨中最为关键。必须是含有丰富高价铁离子、未受污染的河泥,以灰黑色为佳。据说,“过河泥”的技术是偶然得来的。相传有一间晒地工场,因接到匪徒的勒索恐吓,便将已晒莨的纱绸埋藏于沟渠的污泥中,借以掩蔽。待事情平定后把这批纱绸起出来时,竟发觉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深黑色,怎么洗也洗不掉,又找不出什么原因。后经过一番议论,怀疑是污泥所引起。于是将纱绸照样埋入污泥中,过了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一看果然全部变成了深黑色。由此而起,经过不断研究、改进,终于摸索出一套用涌泥(或塘泥)染色的方法,使纱绸的色泽乌黑光亮。纱绸晒莨后再过涌泥变成黑色的原因,是由于薯莨中“单宁”和“铁”这两种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因此,香云纱的色泽不但带有太阳的光辉,还隐隐散发着金属的光泽,但光泽含蓄内敛,看上去亲切自然,赏心悦目。特别强调的是“过乌”所用的河涌泥可不是普通的泥,而是各晒场经过精心选择的河泥,最利于香云纱的色泽效果。而用于生产香云纱的河水,也要找到最适合的河涌水段才行。因此,晒莨场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风水宝地。
晒地:晒地是香云纱生产中极为重要的场地。一般情况下,一个晒地需可容160匹纱(通常18. 5m/匹)平摊于草地上的面积。晒地表面要平坦,以泥垫底,上铺极细沙,再在上面种植1 ---2 cm厚的青草。草本身不能太软,以俗称“爬地老鼠”的本地草为宜。
在香云纱的整个制作过程中,除了“过河泥”这道工序外,其他的工序都离不了阳光。经过阳光的强烈照射,香云纱的黑色才能形成得更好。因而,晒莨工艺对时间要求极为严格,一年内只在4-10月开工,这段时间内,工人们每天从清晨4时一直要忙到下午4时。但是7-8月上旬(农历的小暑、大暑、立秋)由于日照强烈,气温过高,所晒纱绸会变硬发脆,不宜开工,11月后因北方干燥的季候风南下,也不宜于晒莨。因此,香云纱的制作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要承受强烈的日晒,其独特的制作要求,使许多年轻人为之却步。
香云纱晒莨的简要机理是真丝织物、薯莨、河泥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互为反应。首先织物中的丝素胶阮多肤键和薯莨中所含的单宁酚基的氢键结合,使绸缎表面形成涂物;河泥泥浆中含有高价铁离子与薯莨中的单宁发生反应后,生成黑色沉淀物凝结于绸缎表面。在这过程中,阳光起着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因此,薯莨、河泥、草地、阳光都是晒莨工艺不可缺少的因素。
香云纱的制作包括“白坯纱”“白坯绸”的制作与晒莨加工两种工序。但是,目前晒莨厂已经基本上丧失原料制作的功能,只从事来料加工的工序,即晒莨工艺。晒莨工艺是利用植物薯莨茎块的液汁(含有凝胶和单宁酸)、含氧化铁成分的泥土对丝织物多次
染色、加工,完全靠手工制作,整个晒莨工艺流程十分繁复,相传须经过下列过程:坯绸准备一浸薯贾水1次一晾晒一洒莨水6次一封莨水6次一煮练1次一封莨水12次~煮练1次一封莨水1次~卷绸~过泥一洗涤~晒干~摊雾一拉幅一整装。其中的浸、洒、封、煮、水洗等各个过程操作十分繁复,染色过程要历时15天才能完成,现大致分6个步骤来表述。
坯绸必须经过精练,用纯碱水煮泡,除去丝胶及所附杂质,使它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这一道工序非常考究,因为碱水的浓淡会直接影响以后的着色效果,因此碱水的调制需要富有经验的师傅才能调控。
将精练过的坏绸纬向绷挺,平放于草地卜,在正面以浸出薯食液均匀淋洒,并用棕帚涂匀。待晒干后,再重复数次。薯莨水淋的厚薄及太阳晒的火候,都会影响最后的效果,洒液的分量及曝晒时间,都得由最有经验的师傅指导。
已经完成洒液的千燥织物,在常温下放入薯夏液中浸渍后,摊平于草地上晒干,根据质量需要,可重复多次。浸渍的食液采取先浓后淡的方式,使表面能够均匀吸附缩合蹂质,且富有良好的光泽。生产香云纱是一项艰苦而繁琐的劳动,工人先搅碎薯莨榨出薯莨汁,浸泡漂染纱绸,然后拿到草地上整理、固定、晾晒40 min后收回;又浸泡漂染纱绸再拿到草地上整理、固定、晾晒40 min后收回,如此反复多次。晾晒完全在烈日下进行,此时的香云纱还没有蜕变成富有光泽和层次的美丽灵动的黑色,而是像火一样热烈的储红色。
媒染是用某种染料作媒介染于织物上达到染色的目的。此道工序在晒莨中最为关键,染色的纱绸在这道工序会产生最为神奇的变化。这道工序也叫“过河泥”,即将选好的河泥用水稀释成浆状后,用棕帚均匀地涂刷于织物的正面,平摊于草地上进行媒染。这一工作必须在天亮前完成,因为没经阳光照射,化学反应只在一面,颜色就不会渗透到丝绸的另一面。河涌塘泥覆盖的一面呈黑色、褐色,另一面则是较浅的颜色。最后将纱绸再洗干净,拿到草地曝晒。整个过程要一个星期左右,香云纱就慢慢从浅红变深红,深红变黑色、褐色。
已浸染的织物,在常温下再经薯莨浸出液浸渍,平摊于草地上晒干。
将加工完毕的香云纱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平摊于草地上进行手工拉幅,使香云纱定形,改善手感,并增加织物的透气性。
香云纱的形成是基于珠江三角洲湿热气候对衣饰需求形成的特殊蚕丝织物,展现了广东地区印染业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漂染业不发达,晒食成了纱绸的主要染色手段。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印染业的发展,晒莨这种需要在烈日下操作的染色工艺逐步衰退。尤其是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化纤织物兴起,以其色彩丰富、质地新奇、织纹多变的特点,很快占据了人们的视野,香云纱的产量急剧萎缩。到80年代末,佛山很多晒莨厂倒闭,世面土很难见到香云纱的芳容。另外,香云纱成本高、纯手工制作、颜色单一,而且可用于制作香云纱的薯莨和优质河涌泥日益减少,作为产业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香云纱已处于非常濒危的状况。目前,生产香云纱的只剩下顺德的成艺晒莨厂了,厂中真正懂得香云纱工艺的师傅只有几人,且几乎都年届七旬。由于生产劳动强度大,年轻人不愿意入行,香云纱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
香云纱的生产是全手工操作,严谨地保留了传统而又富含化学奥妙的制作方式,能充分展现中国纺织业、印染业的成就。香云纱的研究、保护,对推动纺织印染业发展史、风俗史、服装史、对外贸易史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为传承与发展佛山香云纱这项民间工艺,顺德有关部门己制定了保护计划。如深入探讨香云纱的工艺,进一步研究其特点、发展变化,以求发掘这项传统手工技艺的内在价值;在行政上、财政上大力支持香云纱的发展,鼓励、支持香云纱艺人培养传承人,改变其后继乏人的窘况;把香云纱作为顺德历史名片来宣传,利用媒体和一切有效、可行的途径推广等。